企業員工犯錯被罰錢違法嗎
企業員工犯錯被罰錢違法嗎
從嚴格意義上講,企業并非行政機構,無權行使罰款權利。然而,若員工因過失導致企業經濟受損,企業可依據勞動合同約定向其追償損失,但每月扣除金額不得超出員工當月工資的20%,扣除后剩余薪資不得小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另外,企業若采取績效考核等手段,以致實際扣減績效工資或獎金的行為(即所謂的“變相罰款”),若此類考核機制缺乏合理性與公證性,有可能構成違法。總而言之,企業對員工懲戒必須遵守相關法規。
導讀從嚴格意義上講,企業并非行政機構,無權行使罰款權利。然而,若員工因過失導致企業經濟受損,企業可依據勞動合同約定向其追償損失,但每月扣除金額不得超出員工當月工資的20%,扣除后剩余薪資不得小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另外,企業若采取績效考核等手段,以致實際扣減績效工資或獎金的行為(即所謂的“變相罰款”),若此類考核機制缺乏合理性與公證性,有可能構成違法。總而言之,企業對員工懲戒必須遵守相關法規。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9/wz/18305417352.jpg)
在我國,企業對勞動者實施罰款行為這一普遍現象在法律層面并不被承認。從嚴格意義上講,企業并非行政機構,無權行使罰款權利。然而,若員工因過失導致企業經濟受損,企業可依據勞動合同約定向其追償損失,但每月扣除金額不得超出員工當月工資的20%,扣除后剩余薪資不得小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另外,企業若采取績效考核等手段,以致實際扣減績效工資或獎金的行為(即所謂的“變相罰款”),若此類考核機制缺乏合理性與公證性,有可能構成違法。總而言之,企業對員工懲戒必須遵守相關法規。
企業員工犯錯被罰錢違法嗎
從嚴格意義上講,企業并非行政機構,無權行使罰款權利。然而,若員工因過失導致企業經濟受損,企業可依據勞動合同約定向其追償損失,但每月扣除金額不得超出員工當月工資的20%,扣除后剩余薪資不得小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另外,企業若采取績效考核等手段,以致實際扣減績效工資或獎金的行為(即所謂的“變相罰款”),若此類考核機制缺乏合理性與公證性,有可能構成違法。總而言之,企業對員工懲戒必須遵守相關法規。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