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30/wz/18301265152.jpg)
1. 對幼小柿樹進行修剪時,應搭建穩固的樹架,培養良好的樹形。確保主枝之間的枝力平衡和從屬關系,并及時進行摘心操作,以促使生長出結果母枝。定干的高度應設定在1.2米,選擇合適的樹形結構并確定主枝的位置。修剪時應少剪枝,多疏枝,增加枝條數量。同時,結合冬季和夏季的修剪,對旺枝在生長到20至30厘米時進行摘心,以促生二次枝條。注意輕剪,同時關注枝組的培養,為提前結果做好準備。2. 對于進入盛果期的柿樹(大約10年生),隨著樹木年齡的增長,內膛的隱芽開始萌發新枝,出現自然更新的現象。此時應注意改善樹體的透風和透光條件,培養內膛的小枝,防止結果部位向外移動。修剪時應疏除和縮減相結合,培養新的枝條,及時進行小更新,以維持和增強樹勢,延長盛果期。3. 調整主干枝的角度,保持樹勢的均衡。對于過多的大枝,應分年逐步疏除,促進內膛小枝的健康生長和開花結果。將大枝的原先分枝頭逐年回縮,并支持其后部的新生枝條向外斜上方生長,逐漸替代原頭。這樣做可以提高主枝的角度,恢復主枝的生長勢。修剪時應結合疏除和縮減,培養內膛的枝組。對于內膛的枝組,應根據情況有選擇地縮減或放開,注意培養。對于過高或過長的老枝組,應及時回縮,促使下部發生新的更新枝。對于短小而細弱的枝組,應先放開后縮減,增加枝條數量,促進其恢復生長。多年的實踐經驗表明,每年應對結果的枝條或結果母枝進行短截,作為預備枝,這樣可以實現隔年結果,避免大小年的現象。進行短截時,應選擇粗壯且下部帶有側芽的枝條,這樣才能夠發出新的枝條。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