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鋼琴教學理論書籍上,通常把Legato稱為“連奏”。Legato本意為“圓滑的、連貫的、歌唱的”。最先作為演奏法標記是用在弦樂器上,用在鋼琴演奏上首先應指音符構成樂句后感覺上的連,而非手指機械的,物理上的連。它是一種世界通用的音樂術語。
一、鋼琴legato是什么意思1、Legato在鋼琴中是指連奏(連音)、連貫的意思,與斷奏相反,演奏的時候音與音之間要連貫、圓滑、不間斷,是一種世界通用的音樂術語,不僅在鋼琴譜中使用,還會出現在各種器樂或聲樂作品中。
2、從聲音到觸鍵方式與非連奏恰好相反,連音對手指觸鍵方式的要求是緩慢觸摸,同時手、腕、肘、臂等各活動部位圓滑、平穩、協調。
3、連音奏法的聲音圓滑連貫、柔和如歌,曲譜彈奏出來的聲音,聽起來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主要表現在安靜、抒情、流暢、強烈、震撼的情緒旋律,也用于琶音或分解和弦跑句等內容。
4、其他常見的音樂術語還有sempre legato(始終連貫)、dolciss(柔和地)、dim(漸弱)、ritenuto(漸慢)、delicatiss(極細致)、accelerando(漸快)、a tempo(還原速度)、sempre(始終如此)、Semplice(單純地,無裝飾音)等等。
二、鋼琴譜的歷史傳承
1、鋼琴譜一般用五線譜(擁有雙行譜表,即高音、低音譜表)記載。五線譜記譜是世界上通用的記譜法,一般是在五根等距離的平行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以及其它記號來記載音樂的一種方法。
2、五線譜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紀的紐姆記譜法及有量記譜法。紐姆譜以橫線為標準,用符號表示音的高低,但不顯示音值長短。大約從7世紀起,這種記譜法出現于歐洲天主教堂內,起初只用1根線代表F音高。
3、11世紀經阿雷佐的圭多逐步發展成4根線,規定音高為d、f、a、c,并將f線畫成紅色,c線畫成黃色(后成為五線譜中高音及低音譜號的起源)。
4、13世紀有人使用第5根線,四線樂譜采用全部黑色線,只是在線的前端寫上一個拉丁字母,以表示線的絕對音高。這就是我們今天所使用的雛形。
5、1450年左右,音符是涂以黑色的,稱為有量黑符,后期改用空心音符,稱為有量白符,這種記譜法在西方使用到17世紀左右。
6、17世紀,四線譜又被改進為五線譜,經過300年的逐步完善,現已成為當今世界上公用的音樂記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