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義思想特征是為王權服務的鮮明傾向;奉古希臘、羅馬文學為典范,借古喻今;理性至上,表現為以理性克制情欲。古典主義在創作理論上主張用民族規范語言,強調模仿古代,按照規定的創作原則進行創作,追求藝術完美。
一、古典主義思想特征1、為王權服務的鮮明傾向。
2、奉古希臘、羅馬文學為典范,借古喻今。
3、理性至上(主要表現為以理性克制情欲)。古典主義是在當時流行于整個西歐的唯理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形成的。唯理主義以笛卡爾(1596-1650)為代表,主張拋棄傳統偏見,主張一切以合乎情理為原則,反對盲目信仰宗教權威和經院哲學,反對中世紀的神學世界觀,把理性看成是知識的唯一源泉。唯理主義認為感性材料會欺騙人們,只有通過理性才能認識世界。這種認識論和方法論對古典主義起了指導作用。因此,古典主義也可稱為藝術上的唯理主義。
二、古典主義的藝術特征
1、從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中汲取藝術形式和題材。古典主義的悲劇和喜劇與古希臘古羅馬的悲劇和喜劇已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已具備現代戲劇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幕數,適宜于在一定的時間內演出,戲劇沖突十分尖銳,心理刻畫十分細膩,達到了悲劇和喜劇的新高峰。
2、古典主義有一套嚴格的藝術規范和標準,如戲劇創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節、時間、地點必須保持整一。古典主義的理論家發展得更為明確:須圍繞單一的劇情進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進行;在一個地點進行。
3、古典主義主張語言準確、精練、華麗、典雅,表現出較多的宮廷趣味。其中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劇最有代表性,都具有莊重、典雅的風格,拉辛的悲劇多一點柔情,高乃依的悲劇多一點雄健,但同樣都有雅致的特點。
4、人物塑造類型化。古典主義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單一,把人的本質看作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抽象的屬性。
5、局限性。古典主義文學發展到后期,暴露出明顯的局限性,引發了一場古今之爭。這是對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發起的一次挑戰,這場爭論到19世紀才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