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30/wz/18299627852.jpg)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的代表作有:《埃斯泰克的海灣》、《僧侶肖像》、《田園詩》、《縊死者之屋》、《肖凱肖像》、《靜物》、《圣維克多山》、《玩紙牌者》、《浴女們》、《埃斯泰克的海灣》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性別:男 出生年月:1839年 國別:法國 總述: 后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派之間的重要畫家。 塞尚由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介紹加入印象派,并參加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人依他的風格也歸於后印象派。 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準確的相互關系中表現出來”。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準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系。有時候甚至為了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 塞尚認為:“畫畫并不意味著盲目地去復制現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從塞尚開始,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自然,開始轉向表現自我,并開始出現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形成現代繪畫的潮流。 塞尚這種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為后來出現的現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導,所以,其晚年為許多熱衷于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并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畢生追求表現形式,對運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創造,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 在可以被當成二十世紀探索繪畫先知的十九世紀畫家中,從成就和影響來說,最有意義的乃是塞尚。他是一個很少為人理解的孤獨者。他終生奮斗不息,為用顏料來表現他的藝術本質的觀念而斗爭。這些觀念扎根于西方繪畫的偉大傳統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屬于藝術中最革命的觀念之列。 藝術生涯: 保羅·塞尚(1839~1906年)在埃克斯出生和辭世,是祖籍皮埃蒙特的小工匠、小商人的子孫。他先在小學和圣約瑟夫學校就讀,由于父親交了好運,從帽店老板變成銀行經理,他被送入中學學習。1858年,保羅帶著堅實的基礎知識,完整的宗教信仰以及對同學米爾·左拉的真摯友誼從中學畢業,通過了文科畢業會考,并按照父親的意愿,進入了大學法學院。不過,他并不因此而放松在埃克斯素描學校的課程。從1856年起,強烈的興趣愛好就已把他帶向了這所學校。他雖然勤奮刻苦。多悉善感,但天賦不高。他身材矮胖,長著寬大額頭和鷹鉤鼻的面孔也不討人喜歡,但他目光炯炯,動作敏捷,喜歡游泳、打獵,在原野上遠游。他還醉心于音樂,在學生樂隊中,他吹銅管,左拉吹長笛。 1859年,他父親在埃克斯附近購下維拉爾侯爵在十七世紀建造的熱德布芳花園,帶著妻子、兒子,兩個女兒在那里避暑。保羅在別墅中安排了自己的第一間畫室。他已經決定了自己的前途:不管父親如何反對,他也要作畫家。父親給他保留了作為銀行經理繼承人的職位,并用下面的話來警告他:“孩子,想想未來吧!人會因為天賦而死亡,卻要靠金錢吃飯。”雖然對這種資產階級的生活觀念感到憤怒,塞尚還是不得不屈服認可。不過,他仍然偷偷地作畫,對法律學習只給以有限的注意。已在巴黎定居的埃米爾·左拉鼓勵他前往該處,而銀行家則拼命阻撓這一計劃。 1861年4月,父親發現兒子實在沒有從商的才能,加上妻子和長女瑪麗的敦促,他終于帶著低聲抱怨讓步了。保羅·塞尚來到巴黎。他在弗昂蒂納街租了一間帶家具的房間,在瑞士畫院習畫,與基約曼和畢加索交往,并繼續和左拉保持著友誼。他靠著父親每月寄給他的一百二十五法郎,艱難地維持著生活。他絲毫不能適應首都的嘈雜,初期作品也遠不能使自己感到滿意,他也始終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原因是:“雖具色彩畫家的氣質,卻不幸濫用顏色。”他垂頭喪氣地回到埃克斯,大為高興的父親在自己的銀行中給他安排了一個職務,但保羅并未因此從事金融而犧牲畫筆,仍然熱情地畫著。他在四大塊壁板上作了滑稽的模仿畫《四季》,來裝飾熱德布芳的廳室,并且在畫上無禮地簽上“安格爾”之名以作消遣.他畫自畫像,也為父親作像。 1862年11月,他再次回到巴黎。雖然經常與印象派畫家來往,他卻不欣賞他們。他接近的是莫奈、雷諾阿,可是他欣賞的卻是德拉克洛瓦和庫爾貝的作品。他此時的畫頗為浪漫,并且厚顏地把它們稱為“雜燴”。別人不喜歡他這種繪畫,而且連他自己也不喜歡。事實上,他沒有任何開心之事。不管到哪兒,都不感覺賞心悅目。他斷絕了剛剛結下的友誼,離開曾經吸引了他的著名畫家,不斷地變換住地。由于厭煩,他離開巴黎,又由于好奇而重返該地。他退隱到埃克斯,但很快又離開那里。他是否遭到1866年官方沙龍的拒絕,不得而知。 總之,他憂郁地回到埃克斯,而在1867年底1868年初的冬天,再次前往巴黎當然是換了個新的地方。他在馬奈、雷諾阿、斯特汶斯、左拉、克拉代爾、迪朗蒂等人聚會的著名的蓋博瓦咖啡館露了露面,但覺得很不舒服.他的作品《甜烈酒》或《那不勒斯的午后》在1861年沙龍落選。同一年,他遇見一位年輕的女模特瑪麗·奧爾唐絲·富蓋。 雖然塞尚曾受到當時占繪畫主流地位的印象派的影響,對光線照射到不同質地表面上的效果有所光住,但他始終堅持對物體結構和實體感的關注,并于1877年放棄了印象主義。塞尚早期大多以寫實的手法,真實且疑難的情景作為繪畫的題材。晚年畫風有所改變,留下了多幅溫和,光明并富含古典注意莊嚴氣息的風景及景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