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十年(1531年),沔陽州府派官駐此統領船運事務。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駐軍防匪。自此商賈云集,日漸繁榮。明末,李自成起義軍逼近沔陽,官府增兵駐守布防,取名曰“仙鎮哨”,繼而設行政機構于此,命名曰“仙鎮公署”,形成統一鎮區。后命名為“仙桃市鎮”,一直沿襲。1952年,沔陽縣治遷入仙桃市鎮。1986年,撤縣建市,以縣治地名為市名。
擴展資料
中國唯一的體操之鄉
仙桃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是中國著名的大僑鄉,全國高考“狀元縣”,中國唯一的體操之鄉。2008年北京奧運會,仙桃市創造了“一座小城,兩位冠軍,三枚金牌,四塊獎牌”的世界體壇神話,仙桃是全國唯一的體操之鄉,先后走出了李小雙、李大雙、楊威、鄭李輝、廖輝等五位世界冠軍,連續四屆奧運會獲得7枚奧運金牌、6枚奧運銀牌。 2000年2月,國家體操訓練管理中心授予仙桃市“中國體操之鄉”和“世界冠軍搖籃”兩塊“金字招牌”。
優越的區位交通條件
仙桃緊靠中國中部特大城市武漢,具有貫通南北、承東啟西、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境內河渠網絡相通,公路四通八達,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漢口火車站、長江武漢港均只1小時車程。貫穿中國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貫穿東西的滬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匯,仙桃南到廣州、北到北京、東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徑之內。
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
仙桃有耕地160萬畝,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全國重要的糧、棉、油、魚、豬、蛋生產基地。全市糧食面積100萬畝,棉花面積40萬畝,油菜面積100萬畝,蔬菜面積60萬畝,水產面積56萬畝,淡水產品養殖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第二。年出欄生豬100多萬頭,出籠家禽8000多萬只,禽蛋產量50萬噸。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前景十分廣闊。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