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針對生物體的危害主要在于,核輻射可以電離有機生物分子,包括細胞內行使功能的蛋白質、DNA、RNA等大分子以及其他有機小分子。
輻射使得這些分子結構被破壞,或者帶上電荷,從而讓有機分子不穩定、發生重排或者產生對機體有害的自由基。其中受核輻射影響最大的是DNA分子。
DNA是遺傳物質,對生物體非常重要。生物進化出了一套復雜的機制來保護DNA分子,比如在DNA復制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時候生物體可以對其修復,如果修復無法完成就會讓這個細胞“程序性死亡”,不會讓DNA繼續復制。
然而當輻射照射機體以后,可能對DNA造成損傷,破壞遺傳信息。而修復機制也同樣可能受到影響而無法發揮修復作用,甚至造成錯誤修復,這將使細胞保留錯誤的遺傳信息。
擴展資料;
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輻射,包括家用電器輻射,手機信號輻射,Wi-Fi信號輻射,甚至可能還有核輻射。
輻射分為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我們日常接觸的大多是非電離輻射,接觸電離輻射的概率非常小,主要為裝修建材、醫療放射性廢料等。非電離輻射包括紫外線、可見光、手機、電腦、高壓線、變電站、手機基站、電視廣播等產生的電磁場,這些危害性較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揭開核輻射危害的神秘面紗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什么是輻射?它如何對人體產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