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復位和自動復位電路原理是怎樣的?
手動復位和自動復位電路原理是怎樣的?
你的圖中是一個低電平阻容復位電路(包括了上電復位和手動復位電路)。原理:由于阻容串連電路中電容C1兩端電壓不能突變,因此在上電時,RST端會維持一段時間的低電平起到低電平復位信號的作用,隨著Vcc電源通過電阻R2向電容C1充電,C1兩端的電壓差逐漸增大,經過一段時間后變為高電平,上電復位信號結束。在征程工作過程中,當按鍵SPOWER1被按下時,電容C1兩端被短路放電,按鍵松開后RST端仍會維持一段時間的低電平起到低電平復位信號的作用,隨著Vcc電源通過電阻R2向電容C1充電,C1兩端的電壓差逐漸增大,經過一段時間后變為高電平,手動復位信號結束。如果把電阻和電容的位置互換,就組成高電平阻容復位電路。以上的阻容復位電路是比較原始的復位電路,它的復位信號波形并不是很標準的矩形波,尤其當用于掉電復位
導讀你的圖中是一個低電平阻容復位電路(包括了上電復位和手動復位電路)。原理:由于阻容串連電路中電容C1兩端電壓不能突變,因此在上電時,RST端會維持一段時間的低電平起到低電平復位信號的作用,隨著Vcc電源通過電阻R2向電容C1充電,C1兩端的電壓差逐漸增大,經過一段時間后變為高電平,上電復位信號結束。在征程工作過程中,當按鍵SPOWER1被按下時,電容C1兩端被短路放電,按鍵松開后RST端仍會維持一段時間的低電平起到低電平復位信號的作用,隨著Vcc電源通過電阻R2向電容C1充電,C1兩端的電壓差逐漸增大,經過一段時間后變為高電平,手動復位信號結束。如果把電阻和電容的位置互換,就組成高電平阻容復位電路。以上的阻容復位電路是比較原始的復位電路,它的復位信號波形并不是很標準的矩形波,尤其當用于掉電復位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30/wz/18299845152.jpg)
你的圖中是一個低電平阻容復位電路(包括了上電復位和手動復位電路)。 原理: 由于阻容串連電路中電容C1兩端電壓不能突變,因此在上電時,RST端會維持一段時間的低電平起到低電平復位信號的作用,隨著Vcc電源通過電阻R2向電容C1充電,C1兩端的電壓差逐漸增大,經過一段時間后變為高電平,上電復位信號結束。 在征程工作過程中,當按鍵SPOWER1被按下時,電容C1兩端被短路放電,按鍵松開后RST端仍會維持一段時間的低電平起到低電平復位信號的作用,隨著Vcc電源通過電阻R2向電容C1充電,C1兩端的電壓差逐漸增大,經過一段時間后變為高電平,手動復位信號結束。 如果把電阻和電容的位置互換,就組成高電平阻容復位電路。 以上的阻容復位電路是比較原始的復位電路,它的復位信號波形并不是很標準的矩形波,尤其當用于掉電復位有時并不可靠。因此現在已經基本被淘汰。現在一般都使用專門的復位器件來實現復位功能,不僅保證了復位信號波形是標準的矩形波,而且保證有足夠的脈寬。常用的上電復位電路(掉電復位電路)有MAX809(低電平復位電路)和MAX810(高電平復位電路)以及許多兼容型號,帶有手動復位功能的有MAX811(低電平復位電路)和MAX812(高電平復位電路)及其兼容型號,還有兼有高、低復位信號輸出和看門狗(程序監控)的MAX813L及其兼容型號。
手動復位和自動復位電路原理是怎樣的?
你的圖中是一個低電平阻容復位電路(包括了上電復位和手動復位電路)。原理:由于阻容串連電路中電容C1兩端電壓不能突變,因此在上電時,RST端會維持一段時間的低電平起到低電平復位信號的作用,隨著Vcc電源通過電阻R2向電容C1充電,C1兩端的電壓差逐漸增大,經過一段時間后變為高電平,上電復位信號結束。在征程工作過程中,當按鍵SPOWER1被按下時,電容C1兩端被短路放電,按鍵松開后RST端仍會維持一段時間的低電平起到低電平復位信號的作用,隨著Vcc電源通過電阻R2向電容C1充電,C1兩端的電壓差逐漸增大,經過一段時間后變為高電平,手動復位信號結束。如果把電阻和電容的位置互換,就組成高電平阻容復位電路。以上的阻容復位電路是比較原始的復位電路,它的復位信號波形并不是很標準的矩形波,尤其當用于掉電復位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