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的熊貓基地在四川,包括臥龍、都江堰、雅安碧峰峽。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成立于1983年,由臥龍自然保護區與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合作建立,大熊貓研究專家胡錦矗任中心第一任主任。2008年,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原臥龍基地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創,后由香港援助重建。
中心科研的主要任務是圍繞大熊貓的繁育,增加大熊貓的數量進行應用基礎研究,綜合開展大熊貓、珍貴經濟動植物的行為、生態、飼養、繁殖、育幼、生理生化、內分泌、遺傳、疾病防治、人工復壯、種群監測等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擴展資料:
發展歷程
1980年,中國政府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達成在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協議,1983年研究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國家林業局和四川省林業廳等上級主管機構的領導下,在香港特區政府的鼎力對口援建下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研究中心著眼于大熊貓科研保護事業未來發展需求,重新進行了定位、規劃和建設。
2015年12月28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四川臥龍大熊貓基地內正式掛牌成立,首任主任由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陳鳳學兼任。
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將不僅局限在四川一地,而是整合國內大熊貓科研資源,在四川、北京、上海和廣東等地新設或增加大熊貓科研機構、保護基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