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
1、地理位置
孟加拉國位于南亞次大陸東北部的三角洲平原。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鄰,東南與緬甸接壤,南部瀕臨孟加拉灣。地形以平原低地為主,占全國面積85%;東南部吉大港和東北部為丘陵地帶。地勢由北向南逐級向低傾斜。50%平原土地高程小于7米,80%平原土地高程小于10米,極易遭受洪水。
2、氣候
孟加拉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濕熱多雨,5月至10月雨季期間東南部和東北部地區月降雨量最高可達近600毫米,而12月至2月旱季期間全境幾乎無降水,部分河道干流出現干涸,河運停運。降水季節性嚴重分配不均造成雨季洪澇災害頻發。
3、河流過于稠密
孟加拉國被人稱為“水澤之鄉”和“河塘之國”,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國家之一,國境內河流縱橫,河湖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l0%。最大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流經平原和三角洲,水量大,當降水過于集中時,泄洪不暢,河道泛濫,水深可達1~4米,易加重孟加拉國的水災。
4、風暴潮的爆發
孟加拉灣是世界上暴發風暴潮最頻繁的地區。風暴潮和海水的頂托,阻礙了河水入海,海水倒灌,加重了水災災情。
4、排水設施落后
孟加拉國政府在抗洪方面的投入有限,排水基礎設施落后,排水系統不完善,抗洪宣傳力度小,導致政府抗洪力度小,居民抵御洪水能力不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孟加拉國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商務部—孟加拉國水資源管理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