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色,其實就是月白色,即月亮的顏色。月白色是一種淡藍色,rgb色彩模式表示為rgb(214,236,240),CMYK表示為15,1,4,0,十六進制表示為#d6ecf0。
古人認為月亮的顏色并不是純白,而是帶著一點淡淡的藍色。明代女性常以綠色配月白,如綠襖搭配月白裙,明.陸人龍《型世言》第三回:穿的油綠綢襖、月白裙出門的。
明.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七十一回:(童奶奶)穿著油綠綢對衿襖兒、月白秋羅裙子、沙藍潞綢羊皮金云頭鞋兒,金線五梁冠子,青遍地錦箍兒。
清代皇帝在各種祭祀中需穿著相應顏色的祭服,如月壇夕月(祭月)時穿月白色朝袍,同時使用月白色的祭器。故宮收藏有很多清代月白色的服飾、織物,呈現的視覺效果都是淺淡的藍顏色。
擴展資料:
古人對月白的解釋:
1、月白為淡藍色。西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太一祝宰則衣紫及繡。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譯文:祭祀時用牛,祭月時用羊豬。太一祝宰就穿紫色衣服和刺繡。五帝各按其顏色,天紅,月白。
2、帶藍色的白色。因近似月色,故稱。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白有漂白、月白;黃有嫩黃,如桑初生。”譯文:白色有漂白、月白;黃有嫩黃色,像桑出生。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只見他光著個腦袋,靸拉著雙山底兒青緞子山東皂鞋,穿一件舊月白短袷襖兒。”
魯迅《彷徨·祝福》:“她不是魯鎮人……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
3、月色皎潔。 唐.杜牧《猿》詩:“月白煙青水暗流,孤猿銜恨叫中秋。”譯文:月色明凈,青煙朦朧,秋水無聲潛流,一只孤猿含著滿腹怨恨,啼叫在這凄清的中秋。
宋.陸游《夜汲》詩:“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譯文:因為喝了酒很渴半夜起來打水喝,此時月色皎潔天正藍。
4、比喻清新。 南朝.梁.蕭統《十二月啟·姑洗三月》:“持郭璞之毫鸞,詞場月白;吞羅含之彩鳳,辨囿日新。”譯文:拿著郭璞的毫鸞,詞場清新;包含羅含的彩鳳,辨別區域更新。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月白(月亮的顏色)
百度百科-月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