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微觀宏觀經濟學包括:曼昆的宏觀經濟學和平迪克的微觀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中研究一國經濟總量、總需求與總供給、國民收入總量及構成、貨幣與財政、人口與就業(yè)、要素與稟賦、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經濟預期與經濟政策、國際貿易與國際經濟等宏觀經濟現(xiàn)象的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量的單項數(shù)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xiàn)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
擴展資料:
一、微觀經濟學的發(fā)展階段:
1、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
2、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
3、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
4、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二、宏觀經濟學的內容: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shù)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jù)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于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微觀經濟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宏觀經濟學 (經濟學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