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意識不夠強、問題把不準: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一些農村黨員對開展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沒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將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擺在了次要位置。
二是真正走近農民身邊,服務群眾的時間還不夠多。有些農村黨員雖然身在農村,但心不在農村,對身邊群眾不愿意去了解,對群眾沒有感情,很少甚至不會主動到農民家中走訪了解,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繞道走”,僅有的一些走訪也局限于上級指令和硬性指標等。
三是農村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內容不全面,黨員群眾呈現兩條平行線,平時不接觸,一交叉就是矛盾糾紛,而涉及內容又集中表現為新農村建設規劃、村民違規建房、土地征用、計生等問題。黨員干部對問題把不準,認為聯系服務群眾就只包括解決上述問題,忽略其他應該服務的項目和內容,例如帶領農民致富、盤活集體資產、服務農業生產、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等,造成當前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片面、狹窄。
二、農村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基礎缺失、考核不活:
一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后甚至缺失。農村實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集體經濟就逐步走向衰弱,在當前農村大范圍的存在著集體經濟發展滯后甚至缺失的現象,這不僅使得農村黨組織失去了聯系群眾的主要物質紐帶,也使得農村黨員在面對生產、經營自主性日益擴大的群眾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聯系方法和途徑,客觀上造成了農村黨員“聯下少”的現象。
二是農村黨員干部的考核提拔機制存在諸多弊端。農村黨員干部,尤其是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眾的參與,群眾沒有發言權,在涉及到黨員干部提拔考核時,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鄉鎮領導說了算,鄉鎮領導說行就行,群眾說了不算,缺乏群眾的監督,這就從源頭上使得農村的黨員干部沒有動力去聯系服務群眾,只要與上級領導保持好關系,考核提拔就不成問題,導致黨員干部“聯上多”現象大行其道。
三、農村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方法不多、渠道不暢:
一是聯系和服務群眾創新不足,被動執行。當前農村黨員在聯系和服務群眾中,存在以“結對幫扶”、“掛點駐村”等機關干部下鄉服務為推手,自己被動參與其中為主要形式的問題,形式單一,缺乏自主創新和主動服務意識。
二是聯系和服務群眾的資金不足。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撐,只能停留在進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簡單的幫扶上。
三是工作方法簡單陳舊。一些農村黨員干部落實計劃靠“行政命令”,推動工作靠“經濟處罰”,解決糾紛靠“恐嚇哄騙”。四是人民群眾表達意愿的渠道不暢。黨員對暢通群眾意愿表達渠道工作重視不夠,黨員不愿“惹”群眾的事情,以自保心態對待農村工作,造成當前農村一些群眾想找黨員反映問題卻得不到應有的反饋和處理。
擴展資料
服務群眾要求:
服務群眾,是黨員領導干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而做到服務基層、服務群眾,需要真心實意的態度、真抓實干的作風。
黨員干部要有服務群眾的意識,時刻想著群眾,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需,要有真抓實干的作風,要深入群眾生活,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做群眾生活的“藥瓶子”為群眾的困難“開方子”,最大限度的為群眾提供幫助和服務,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本著為群眾服務的目標積極回應群眾的需求。
黨員干部要有服務群眾的能力,服務群眾最終還要體現在為群眾辦事謀利益上,必須具備這種能力才能真正為群眾服務,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努力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做到真學、實學、深學,不斷強化理論武裝,補足理想信念這個精神之“鈣”,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組織領導能力,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要抓好學習教育,廣泛聽取意見,堅持邊學邊改,做實做細,促進服務水平的整體提升。
參考資料:對當前農村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問題的幾點思考—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