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相館照證件照,若是傳統相機照的有底片,付款后照片和底片都應該給,而用數碼相機照的沒有底片,只是將照的像信息存入了數碼相機內(其實這個像信息就是“底片”,只是沒有膠片實物),可以用該電子像信息“復制”出照片。
現在的數碼相機是沒有底片,如果是膠片相機,放膠卷的是有底片的。有底片的是可以拿底片的。
擴展資料:
底片又譯作菲林(film的音譯)。現今廣泛應用的底片是將鹵化銀涂抹在乙酸片基上,當有光線照射到鹵化銀上時,鹵化銀轉變為黑色的銀,經顯影工藝后固定于片基,成為我們常見到黑白負片。彩色負片則涂抹了三層鹵化銀以表現三原色。除了負片之外還有正片及一次成像底片等等。
在PCB術語中,底片的意思常指的是黑白底片而言。至于棕色的“偶氮片”(Diazo Film)則另用 Phototool 以名之。PCB 所用的底片可分為“原始底片”Master Artwork 以及翻照后的“工作底片”Working Artwork 等。
底片感光度(ISO) 指的是國際照明組織的數據,底片ASA指的是美國標準協會的縮寫,ISO跟ASA指的都是一樣的數據。
膠卷以感光速度來分別,由最低速之ISO 25度至高速之ISO 3600。
膠卷以片幅大小來分別有常用的120型(大底片)、135型(最常用)、110型等,還有另外為拍攝廣告或大型海報而設的諸如8"X10"大幅底片。
膠卷以感光類型來分的則有黑白膠卷、彩色膠卷、紅外線膠卷等。
參考資料:底片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