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國學會
“中國少年學會”是“五四”時期一個著名的新文化團體,從1918年6月30日發起,1919年7月1日由李大釗、王光祈等在北京成立,會員有120余人。
毛澤東、李大釗、鄧中夏、惲代英、張聞天等均是會員。這是一個歷史長、會員多、分布廣、成員復雜、分化最為明顯的一個社團。其成員有百余人,總部設在北京,1924年遷南京。
擴展資料:
1919年7月15日,《少年中國》在北京正式創刊,為月刊,每年出12期為一卷。該刊由李大釗任主編,編輯王光祈(從第八期開始,編輯為李大釗、康白情、張申府、孟壽椿、黃日葵5人)。
該刊為“五四”時期的大型綜合性雜志,內容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會員所寫的關于自然科學、文學、社會學、哲學的論文和譯文,涉及人生觀、世界觀和社會問題的許多方面,思想觀點多種多樣,當集中討論某一問題時就出版專號。
另一方面是一些闡發學會方針的文章、會務消息和會員的通訊。王光祈等為刊物撰寫了大量文章,李大釗、惲代英等也在刊物上發表過文章。1924年5月《少年中國》停刊,共出4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少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