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切割機火焰的調整方法:
根據燃氣與氧的混合比不同, ?切割火焰分為碳化焰、中性焰和氧化焰。
在運用乙炔的場合,氧氣與乙炔的體積比為1.1~1.15時,形成的火焰為中性焰,由焰芯、內焰和外焰組成。焰芯為乙炔與氧氣的混合氣。
內焰為乙炔與氧氣發生一次燃燒的反映區,其反映式為C2H2 +O2→2CO+ H2 ,在內焰中距離焰芯2~3mm處,溫度最高,約3100°C。外焰是一次燃燒生成的CO和H2、空氣中氧化合成而燃燒的區域,其反映式為2CO +H2 +1.5O2→2CO2 H2O,火焰溫度約2500°C。外焰越長,保護切割氧流的效果越好。
在設置數控切割機割縫補償方面還有以下幾點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1、如果事先設置了軟件補償,那么以后一般不需要在數控系統上補償,否則容易造成補償重復尺寸,結果就又會出現偏差了。但如果出現了軟件補償在切割下來后尺寸還差一點的情況,你就可以通過數控系統實現再補償。
2、在軟件中把補償量設為零之后,才能實現通過數控系統補償。
3、在廢料上割一個矩形,測量實際尺寸和編程尺寸計算出需要的補償量,這樣即使不能確定應該補償多少尺寸也不需要擔心了。
4、數控系統也有難以處理的問題,比如,其在處理小圓弧的補償時就比較困難,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想起他辦法,當圓弧比補償半徑還小的時候,數控系統是切割不出來的,更不能實現正確補償(理論上半徑變成負數),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考慮修改零件圖,或者考慮采用軟件補償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擴展資料:
對于數控切割機切割軌跡的編程方面,軌跡的行走方向、起點位置都會對于最終的切割質量產生直接影響,一般優秀的切割軌跡要能保證良好的切割質量,又能盡量減少切割時間和燃氣用量。比如等離子切割時最大限度減少抬槍空行的距離節省時間,火焰切割時,由于火焰空行時不熄火,減少距離也意味著減少燃氣用量。
一:首先對數控切割機切割軌跡的順序及方向的安排。原則上存在內外輪廓的圖形要先切割內輪廓然后外輪廓,外輪廓的切割方向上要先將預留部分少的部分先切割。如果一個板面存在多種零件的切割下料,切割的先后順序要盡量減少熱變形,按照先小后大、先里后外的順序統一安排。
二:其次是切割引入、引出線的設置。為了達到良好的切割效果,建議用戶在編輯切割軌跡時都要設置引入線和引出線,如果對工件的要求不是太高或者有后期的加工處理可以不設引線直接切割。引線設置的原則是將一條軌跡斷開并延伸至預留區或廢料內,引線的長度至少要大于一個割縫的寬度。
三:最后是割縫補償,對于補償量的大小需要綜合考慮數控切割機切割方式、切割厚度以及切割速度,補償量為割縫寬度的一般。一般來說,火焰切割10mm以上和等離子切割6mm以內的板材,在其他工藝參數合適的情況下,其割縫寬約在2mm左右,其補償量可以在1-1.2mm較為合適,如果要特別精準還是建議用戶去試切割,實際測量割縫的寬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數控切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