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在非遺的屬類中屬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24節氣的每個命名都蘊藏著中國人洞察天地的智慧──寒來暑往的季節變幻、溫度變化、降水量不同和感應時節而生的物候及勞作。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意義重大是由于以下幾方面:
1、寒來暑往中的四季節氣
“立”者,始也。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一年四季的時節在開始時就“立”好了,接下來就期盼著最好的春夏秋冬到來。
于是祖先還從天文的角度劃分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胺帧币庵钙椒至藭円梗爸痢眲t是極的意思,這是四季中最典型的氣候,春分百花生、夏至白晝長、秋分黃葉天、冬至雪臨門,兩個簡單的漢字,寫出了四季最詩意的分界點。
2、冷暖氣溫變幻的節氣
24節氣中,形容溫度的節氣只在夏季以后出現。“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是一年中炎熱的開始,大暑則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處暑是唯一一個在秋天仍與“暑氣”相關的節氣,“處”是終結的意思,這分明指的是秋老虎,它預兆著這一年的熱即將被季風吹走。
小寒是一年中氣候冷的開始,大寒則是這一年最冷的時候。
3、反映降水量的節氣
春天開始下雨,是因為從冬天復蘇而來的生命需要雨水的滋養。雨水時節,冬雪融化,我們開始告別冷冬,雪化為雨,淅淅瀝瀝地開始了在春天的序幕。谷雨則是一年中降雨最充沛的時候,它促進著谷物茁壯成長。
到了夏季,我們不再看到與降水相關的描述,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熱和麥稻蓬勃生長的物候。秋天來臨,早晚溫差變大,空氣中的水分凝結,露凝而白為白露;寒露在秋分后,此時露水已寒,直至天氣漸冷,河邊的螢草開始出現白色的霜,稱為霜降。
而冬天帶來的雪是吉祥的預兆,小雪是開始下雪的時節,大雪則指雪量增多,銀裝素裹,俗語道“大雪小雪又一年”,冰天雪地的季節里蘊藏了年的希望。
4、遵循時節的物候節氣
“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面的動物。清明意指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民間曾有諺語:小滿小滿,麥粒漸滿。小滿是指麥類夏熟作物開始飽滿。再等到芒種時,便可收割麥類有芒的作物。
二十四節氣是季節的流轉,它告知我們氣溫的變化,它預兆著夏雨冬雪,它分享著物候的樂事。在流年往復的千百年里,我們過著比四季更精致的24節氣,才比任何人都明白時間的意義。
因為有了二十四節氣,讓我們無比感恩作為一個中國人,生活不僅是春夏秋冬,更是24個感知自然細微的時刻,這讓我們相信:生活遠比你想象的美好。
擴展資料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遠在春秋時代,中國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經完全確立。民俗學家劉魁立說,過去常說我們的歷法是陰歷,實際上,我們是陰陽合歷,“二十四節氣”即是陽歷的部分,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氣候的形成主要受到太陽影響,其次是海陸地形差異性分布等因素?!眹覛夂蛑行臍夂蚍帐紫鼙f。“二十四節氣”客觀反映了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狀況,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它的形成和發展與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緊密相連。
“二十四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反映了我國獨特的氣候特點?!笆芴窖笈瘽駳饬骱捅狈轿鞑麃喞淇諝怆p重影響,我國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眹阑鹌湔f,“二十四節氣”主要指導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農業生產。
“申遺成功是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總結的雨熱運動規律的承認。”南京農業大學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嚴火其說,“二十四節氣”幾千年來在指導我國生產生活中發揮了重大實踐意義。”“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農耕文明的社會里,我們的祖先利用自然環境特點,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作為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也深深影響著東亞國家。韓國、日本有很多與我國相似的習俗。
參考資料專家熱議二十四節氣申遺意義_中國社會科學網二十四節氣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