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的發現過程:
1971年底,當地駐軍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建造地下醫院,施工中經常遇到塌方,用鋼釬進行鉆探時從鉆孔里冒出了嗆人的氣體,有人用火點燃了一道神秘的藍色火焰。
被點燃的那神秘的藍色火焰讓人感到恐懼和不解。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館的侯良馬上意識到,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在湖南土話里把這樣的墓叫火坑墓。
擴展資料:
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位于中國中部湖南省的長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這里先后發掘了3座西漢時期墓葬。墓葬的結構宏偉復雜,槨室構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槨、三棺及墊木所組成。
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內的隨葬品十分豐富,共出土絲織品、帛書、帛畫、漆器、陶器、竹簡、印章、封泥、竹木器、農畜產品、中草藥等遺物3000余件。
此外,墓葬中還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中國迄今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方劑書籍帛書《五十二病方》。
馬王堆漢墓的發現,為研究漢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業和科技的發展及長沙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資料。
2013年5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將馬王堆漢墓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馬王堆漢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