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核爆炸頭10幾秒內放出的中子和γ射線對生物體、電子器件和其它物體的殺傷破壞作用及效果。
核輻射主要是α、β、γ三種射線:
1、α射線是氦核,外照射穿透能力很弱,只要用一張紙就能擋住,但吸入體內危害大。
2、β射線是電子流,照射皮膚后燒傷明顯。這兩種射線由于穿透力小,影響距離比較近只要輻射源不進入體內,影響不會太大。
3、γ射線的穿透力很強,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γ輻射和X射線相似,能穿透人體和建筑物,危害距離遠。
擴展資料:
一、防α射線:由于α粒子的本質為氦原子核,故而其穿透能力最弱而電離能力最強,一張白紙就能把它擋住,因此,對于α射線應注意內照射,其進入體內的主要途徑是呼吸和進食時,其防護方法主要是:
1、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2、防止傷口被污染。
二、防β射線:β粒子射線的本質是電子流。其穿透能力比α射線強,比γ射線弱。因此,β射線是比較容易阻擋的,用一般的金屬就可以阻擋。但是,β射線容易被表層組織吸收,引起組織表層的輻射損傷。
1、避免直接接觸被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膚表面的污染和輻射危害。
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3、防止傷口被污染。
4、必要時應采用屏蔽措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核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