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地圖的功能進展:
一、實時數據化
世界總是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展示當今世界的最佳方式,無非是向人們及時展示此時此地發生的什么事,而地圖正是其中的媒介。地圖數據獲取與數據呈現之間的時間差還需要進一步縮減。事實上,實時地圖以及快速的制圖方式已經在全球蔓延開來了。
二、無處不在化
在所有環境和情況下,人們都應能夠獲取到有效的地圖資源,地圖應該是隨時隨地觸手可及,且無處不在的。
三、媒介多樣化
地圖可以在各種各樣的媒介中展示與傳播,其中包括紙版、各種形式、分辨率或尺寸的屏幕、或者多媒體環境中。同時,地圖也應在智能手表、可穿戴裝備、增強現實等多種創新性設備上通用。無論使用何種媒介,地圖都需要根據用戶需求及限制條件量身定制。
四、個性化定制化
地圖是地理信息技術與用戶之間的交界面,也是一種交流的方式。現代地圖具備自適應、交互反應、結合用戶及使用的情景感知能力,最終,將與人類之間的交流方式趨同。
五、設計精良化
無論地圖應用于哪種媒介、哪種情境,使用地圖的時候都應遵循一定的教條:任何一張地圖都應具有可讀性。其實,這就意味著地圖必須做到視覺感知,而且制圖人應避免圖示上的混淆。誠然,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讓地圖更加賞心悅目,讓地圖能夠傳遞更多信息。
擴展資料
地圖對于人類的意義非同小可,沒有地圖,人們就沒有了空間感。只有對空間位置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真正意義上促進經濟發展、管理土地資源、應對災害緊急事件以及與位置相關的商業決策。
在過去,地圖往往是人工制品,看上去設計精美,還必須要包含一定的信息量——因為它還要經受很長一段時間的使用。現代制圖業中,地圖除了原有的展示功能之外,已包含了眾多的功能。地圖能為用戶提供有關地理位置的必要信息,還會引領用戶去找尋地圖之外的信息。
這就讓地圖具備了表格的功能——通過空間屬性將信息結構化處理,讓用戶獲取到有序的結構化信息。由此看來,現代制圖業的理念,濃縮成一句話將是:地理信息的高效交流。
作為一門與現代地圖發展密切相關的學科,現代制圖業在未來發展中,還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跨學科多元技術的整合,包括計算機科學、通訊科學、人機交互、通信科學、認知科學、法律、經濟、地理信息管理和制圖學。
在這些跨學科技術的共同作用下,地圖終將朝著以人為本的方向邁進。眾多創新型技術驅動著人們創造、獲取以及使用地圖的方式發生變化,伴隨而來的正是前所未有的海量地理信息,而制圖服務也就成為了未來地圖服務的重中之重。
越來越多的創新技術影響著制圖業的發展,如今,通過諸如激光掃描、遙感、傳感器網絡等地理數據的采集方式,可以自動生成地圖,并能夠搭建地理信息的智能模型,允許結構化和類型化的深入分析。如今,無論是手機端,還是增強現實設備,也都成為了展示地圖的載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