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用殺疥蟲的制劑為主。凡集體發生或家庭成員患者應同時治療。治療程序如下:涂抹藥物之前,最好用熱水、肥皂洗澡,涂藥時應從頸部以下行全身涂抹藥物,皮疹集中的部位應反復涂藥并加壓摩擦。療程結束時再用熱水、肥皂洗澡。及時更換衣被,并將換下衣被用水煮沸消毒或燙洗曝曬。
1、常用抗疥瘡的外用藥物:10%硫磺(兒童5%硫磺)、3%水楊酸軟膏。1%γ-666乳劑或軟膏,注意神經毒性。10%~25%苯甲酸芐酯洗劑或乳劑。撲滅司林霜外用。
40%硫代硫酸鈉溶液和4%稀鹽酸溶液先涂前者2次,待干后再涂后者2次。每日早晚各1次,連用3~4天。10%克羅米通乳劑或搽劑每日早晚各涂1次,連用3天。
凡上述外用藥物治療后,應觀察2周,如無新皮損出現,方可認為痊愈。因疥蟲卵在7-10d后才能發育為成蟲。愈后無新發皮疹仍有癢者,可外涂復方爐甘石洗劑。
2、疥瘡結節的治療:焦油凝膠每晚涂搽,2~3周。皮損內注射糖皮質激素(曲安奈德)。曲安奈德新霉素貼膏局部外貼。冷凍治療。
3、內用藥物瘙癢嚴重者酌情選用抗組胺藥物,繼發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4、注意個人衛生,“三勤”:勤洗澡、勤換衣、勤曬衣被。不與病人同居、握手,不能和病人的衣服放在一起。發現病人及時治療,換下的衣服要煮沸滅蟲,不能煮燙者用塑料包包扎1周后,待疥螨餓死后清洗。
注意事項
1、如檢測到螨蟲且已傳播,將所有的、不是必須保存的培養物進行高壓蒸汽滅菌并丟棄,并使用有效的消毒劑對實驗室進行徹底清潔。如試圖保留無法丟棄的培養物,可將其轉種到含0.1%六氯化苯的斜面培養基上,或將滋生螨蟲的真菌暴露于萘結晶體(樟腦球)。
將培養物暴露于一個裝有萘結晶體(或其他對螨蟲有毒的化學藥品)的塑料袋中;如果真菌于試管內生長,必須松開蓋子。另外,也可將一塊包有萘結晶體的紗布塞在每個試管頸部。
將裝有萘結晶體的培養皿置于孵育箱及冰箱至少1周,可清除這些區域的螨蟲。避免在化學品附近進行酵母菌同化試驗,因為酵母菌可利用化學品的揮發物作為碳源,從而造成假陽性結果。
2、另一種挽救培養物的方法為基于冷凍可快速殺死螨蟲,但蟲卵在-20℃能存活48~72h。因此將培養物置于-20℃至少72h后,再對看起來未被螨蟲污染的區域進行傳代培養,可能挽救培養物。時使用解剖顯微鏡來挑選最佳的菌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螨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疥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