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工程。
十五”期間,我國重點開發建設“新世紀四大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根據四大工程的時間線進行判斷,最早投產的應該是1952年提出的南水北調工程。
四大工程具體建工時間解釋如下:
1、2000年3月,西氣東輸前期工程宣布正式啟動。一期工程建設主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向東貫穿9個省市自治區,最終到達上海市區,全長4167公里,計劃2003年全線貫通。
2、青藏鐵路分兩期建成,一期工程東起西寧市,西至格爾木市,1958年開工建設,1984年5月建成通車;二期工程,東起格爾木市,西至拉薩市,2001年6月29日開工,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
3、南水北調,工程方案構想始于1952年國家主席毛澤東視察黃河時提出。自此,在歷經分析比較50多種方案后,調水方案獲得一大批富有價值的成果。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
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干線總長度達4350公里。 東、中線一期工程干線總長為2899公里,沿線六省市一級配套支渠約2700公里。
4、中國首批“西電東送”工程洪家渡水電站、引子渡水電站、烏江渡水電站擴機工程于2000年11月8日在貴州同時開工。
擴展資料:
新世紀工程國家在世紀之交審時度勢,立足于實際,為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和建設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而提出的戰略決策,是深入實施港口開發、科教發展、對外開放和城市化“四個突破”的重大舉措,是今后一二十年特別是“十五”期間全市各項工作的重要抓手。
新世紀工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又注重城市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科教人才等方面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它的深入實施將對國家經濟、社會和城市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和深遠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四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