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
抽象繪畫(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十世紀想脫離模仿自然的繪畫風格而言,包含多種流派,并非某一個派別的名稱,形成是經過長期持續(xù)演進而來的。
印象派繪畫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并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
抽象派:
印象派:
2、特征
抽象派:共同的特質都在于嘗試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tǒng)觀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戰(zhàn)以后,由抽象觀念衍生的各種形式,成為二十世紀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印象派:不依據可靠的知識,以瞬間的印象作畫。畫家們是抓住一個具有特點的側面去作畫,所以他們必須疾飛畫筆把顏色直接涂在畫布上,他們只能多考慮畫的總體效果,較少的顧及枝節(jié)細部。印象主義的以粗放的筆法作畫,作品缺乏修飾,是一種對筆法較草率的畫法。
3、創(chuàng)作方法:
抽象派:以直覺和想象力為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學性、說明性的表現(xiàn)手法,僅將造形和色彩加以綜合、組織在畫面上。因此抽象繪畫呈現(xiàn)出來的純粹形色,有類似于音樂之處。
印象派:主張根據太陽光譜所呈現(xiàn)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間印象,印象主義的作品選擇的題材面比較廣泛,無論是在城市或是在鄉(xiāng)村,畫家都試圖捕捉到瞬息多變的大自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抽象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印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