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蒜泡不綠和溫度有關系,低溫是打破大蒜休眠、激活蒜酶、發生綠變的條件。
臘八蒜缺點:
什么東西都有它的短處,臘八蒜也不例外,臘八蒜因為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患有胃潰瘍及胃酸分泌過多者不宜食用。此外,已經患有較嚴重腹瀉者,應和臘八蒜劃清界限,因臘八蒜會加重對腸黏膜的刺激,進而加重腹瀉的癥狀。
臘八蒜是否具有毒性:
沒有毒,蒜里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醋酸結合有健體之功效,但吃多了會產生抗物酶,這就會讓人精神疲憊。
擴展資料:
臘八蒜變綠分析:
“臘八蒜”的綠色素實際上是由一種先生成的藍色素和一種后生成的黃色素組成。產生色素的轉變過程是,先產生蒜藍素,再轉變為蒜綠素,蒜綠素產生時間很短,即轉變為蒜黃素。在大蒜加工過程中,國內外都有蒜泥變綠的報道,產生的綠色素也不是常見的葉綠素,與我國傳統食品“臘八蒜”中的綠色素成分相同。
從物質變化分析,大蒜細胞中的生物活性物質硫代脂肪族半胱氨酸亞砜和硫代丙烯基半胱氨酸亞砜等含硫化合物在蒜酶的作用下,生成硫代亞磺酸酯、丙烯基硫代亞磺酸酯、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作為大蒜色素物質的前體,進一步發生大蒜綠變。
低溫是打破大蒜休眠、激活蒜酶、發生綠變的條件。在色素形成過程中,γ-谷氨酰轉肽酶是必不可少的?!芭D八蒜”綠色素的形成與洋蔥紅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烯丙基與丙烯基硫氧化物同時存在時,就發生綠變,存在丙烯基硫氧化物,不存在烯丙基硫氧化物時,就發生紅變。
蒜酶對大蒜的綠變起著催化作用。腌制“臘八蒜”的醋酸起到增加細胞膜的通透性作用,使大蒜在不破壞細胞壁的前提下發生綠變。
烯丙基與丙烯基半胱氨酸亞砜在蒜酶的催化作用下成為色素中間體,其進一步與大蒜中含量高的堿性氨基酸,如賴氨酸、精氨酸,反應生成色素前體,最后與大蒜中的不飽和化合物生成蒜綠色素。
研究發現,γ-谷氨酰轉肽酶活性越強,大蒜綠變的反應越強。大蒜蒜素硫代亞磺酸酯是產生綠色素的反應底物,隨著大蒜綠色素逐漸地增加,硫代亞磺酸酯逐漸減少。大
蒜色素的形成包括兩個反應過程,即酶促反應過程和非酶反應過程,低pH值(2—4)適于非酶反應過程,而高pH值(>5)適于酶促反應過程。因此最理想的pH值范圍應是酶促反應與非酶反應的折中,故而大蒜綠變整體過程的最適酸度是pH值為5。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臘八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