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審前調查是因為法院認為有可能判處緩刑。但有調查不代表一定緩刑。如果經調查認定不宜社區矯正,或者法院之后認定不符合緩刑條件,就不會判處緩刑。
1、未成年人犯罪,一般都要進行審前調查,不管是否要判緩刑,都要全面調查其成長環境、背景、一貫表現等,而不僅限于對所在社區的影響。
2、成年人犯罪,并不要求必須進行審前調查。有審前調查,不一定最終判緩刑,這跟案件的具體情況,平日表現相關。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調查其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可以委托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進行調查評估。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委托機關的要求,對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況、家庭和社會關系、一貫表現、犯罪行為的后果和影響、居住地村(居)民委員會和被害人意見、擬禁止的事項等進行調查了解,形成評估意見,及時提交委托機關。
擴展資料:
審前調查的流程
一、縣矯正辦通知工作站
接到法院或監獄委托審(裁)前社會調查函后,通知并將有關材料送達擬實行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工作站
二、工作站組建調查小組
組織工作人員(至少2人)建立調查小組
三、調查小組開始調查
開展具體調查工作,填好(審(裁)前社會調查提出是否適用非監禁刑罰的建議
四、工作站審查調查結果
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和有關條件的,提出意見,工作站站長簽字蓋章后報縣矯正辦
五、縣矯正辦審核調查意見
經審核符合法律法規和有關條件的,提出意見,縣矯正辦主任簽字蓋章后報人民法院或監獄
六、縣矯正辦協調調查
如人民法院需要向社區矯正工作機構或組織的有關人員了解核實有關社會調查情況,協調派員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社區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