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
在標準溫度(25℃)和壓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純水)為中性,這是因為水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自然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的乘積(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始終是1×10?1?,且兩種離子的濃度都1×10??mol/L。
pH值小說明H?的濃度大于OH?的濃度,故溶液酸性強,而pH值增大則說明H?的濃度小于OH?的濃度,故溶液堿性強。所以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強;pH愈大,溶液的堿性也就愈強。
喝水無需糾結(jié)酸堿度
2016年6月27日舉行的2016中國食品辟謠論壇上,中國食品辟謠聯(lián)盟發(fā)布了三大食品謠言,并邀請專家辟謠,“飲用純凈水會形成酸性體質(zhì)”就是其中之一。食藥監(jiān)總局也同時公布了此消息,認定飲用水酸堿度會影響身體健康是謠言。
高級公共營養(yǎng)師楊可告訴北京晨報記者,人體不同部位體液的pH值不一樣,血液pH值在7.35-7.45之間,屬于弱堿性。所以商家抓住了這個賣點,建議大家補充弱堿性的水。其實在人體內(nèi),有一套非常完善的代謝系統(tǒng),可以雙向調(diào)節(jié)酸堿,使體內(nèi)的不同部位的酸堿值始終保持穩(wěn)定。
市場上銷售的各種水由于水源地不同、礦物質(zhì)成分含量不同,的確有酸性堿性之分,但食物自身的“酸堿性”和它的“致酸堿性”(“致酸堿性”是經(jīng)人體消化吸收后新陳代謝形成的產(chǎn)物的酸堿性)。
是不一致的,有時甚至相反,比如檸檬是弱酸性的水果,可食用后形成的產(chǎn)物卻是弱堿性的。因此,在保證水質(zhì)安全的情況下,水的酸堿性對于身體的健康基本無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氫離子濃度指數(shù)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wǎng)-喝水無需糾結(jié)酸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