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地圖:
鄭州市地處華北平原南部、黃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東接開封,西依洛陽,北臨黃河與新鄉、焦作相望,南部與許昌、平頂山接壤,全市東西長135-143公里,南北寬70-78公里,版圖總面積7446平方公里,介于東經112°42′-114°14′,北緯34°16′-34°58′之間。
擴展資料:
鄭州市位于秦嶺東段余脈、中國第二級地貌臺階與第三級地貌臺階的交接過渡地帶。總的地勢為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下降,由西部、西南部構造侵蝕中低山,逐漸下降過渡為構造剝蝕丘陵、黃土丘陵、傾斜(崗)平原和沖積平原,形成較為完整的地貌序列。
其中,西部、西南部中低山分別由嵩山、箕山組成,二者呈東西向近于平行地展布在西部中間地帶和西南部邊緣。嵩山地形標高一般500-1200米,相對高差30-600米,形成登封、新密與鞏義、滎陽的自然分界,其最高峰玉寨山海拔1512.4米。箕山地形標高一般500-800米,相對高差200-400米,構成鄭州市西南部邊界;構造剝蝕丘陵位于中低山前部,地形標高200-500米,相對高差100-200米。
受地層巖性影響,一般灰巖及砂巖分布區常形成園山禿嶺式的正地形,而頁巖、泥巖分布區多形成相對低洼的負地形;黃土丘陵位于區內西北部、中北部地區,地形標高200-300米,相對高差30-150米,地面溝壑縱橫,地形支離破碎;傾斜(崗)平原位于丘陵前面,近南北條帶狀展布在中部地區。
地形標高100-150米,自西向東,縱向上從丘前到下游呈傾斜狀,坡度一般3-10度,自南向北,橫向上呈崗狀相間的波狀起伏形態;沖積平原廣泛分布于東部地區,系黃河沖積形成,地勢平坦,地面標高80-100米,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參考資料:鄭州市-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