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社保卡可以有以下幾種使用方式:
1、當身份證用:
社保卡納入依法可用于證明身份的證件范圍,包括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就業扶持政策,和參保登記繳費申報、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醫療費用報銷等等。社保卡是唯一帶國徽的政府公共服務卡,可適時支持政府其他公共服務。
2、當自銀行卡證用:
目前的社保卡分為醫保個人賬戶和金融賬戶。金融賬戶功能就相當于一張銀行貸記卡,除了可以直接通過社保卡的銀行賬戶辦理存取款、轉賬、代收代付等業務,以后水電網費用、燃氣費、物業管理費、有線電視費一張社保卡通通搞定。
3、在全國實現異地就醫結算
第三代社保卡可在全國實現異地就醫結算。持第三代社保卡就醫者,在全國所有的省市醫保定點醫院住院,只需繳納應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其他費用由醫保經辦機構與醫院直接結算,個人不需再墊支全部的醫療費用后再回原參保地報銷。
4、信息記錄功能
在社保卡內或相關后臺系統記錄個人基本信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關鍵業務信息,形成電子形式的證件副本。
5、自助查詢功能
在自助服務一體機上或其他服務渠道,社保卡可連接后臺系統,查詢個人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權益信息并辦理相關業務。
6、繳費和領取待遇功能
采用接觸式和非接觸式“雙界面”讀卡應用,通過社保卡的銀行賬戶,可繳納各類人社費用,如個人各項社保繳費、人事人才考試繳費。
領取各項社保定期待遇和一次性待遇、報銷費用、就業扶持政策補貼資金、重點行業(企業)農民工工資等。
7、就醫結算功能?
通過社會保障卡實現本地和跨地的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費即時結算,支持掛號、診療、住院登記、購藥等就醫過程的信息服務,實現就醫一卡通。
8、電子憑證功能?
將社保卡作為持卡人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參保登記、工傷認定、職業培訓、技能鑒定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享受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和就業、社保、人才服務的主要電子身份憑證。
擴展資料: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3654號(社會管理類295號)提案的答復(人社提字〔2018〕28號)
(二)應用情況。社保卡在身份識別、繳費、領取待遇、醫保結算、信息查詢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截至2017年底,全國大部分地市已普遍開通人社領域102項社保卡應用目錄。
在就業方面,220個地市實現憑社保卡進行就業登記;
在社保用卡方面,328個地市實現個人參保信息查詢,291個地市實現領取養老金,374個地市實現醫療費用即時結算,222個地市實現領取工傷津貼,246個地市實現失業保險待遇申請,285個地市實現生育保險待遇申請;
在人事人才用卡方面,137個地市實現人事人才考試繳費;
在勞動關系用卡方面,83個地市實現重點行業(企業)農民工工資領取。在跨地區用卡方面,所有地市均已支持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330個地市實現省內醫院異地就醫直接結算,131個地市實現藥店購藥結算,115個地市實現異地診療、取藥等就醫服務。
在跨部門應用方面,社保卡已初步成為智慧城市服務、惠民待遇發放、跨部門辦事的品牌。
一些地區將社保卡作為各個政府部門的辦事憑證;276個地市實現商保大病、民政醫療救助銜接結算;
天津、山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廣東、四川、重慶等省份的部分地市將工資補助、涉農補貼、助學補貼、創客人才和基礎人才購房補貼、公積金、低保金、殘疾補貼等通過社保卡發放,縮短了發放周期,方便了群眾,并把社保卡作為進入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場所的憑證。
參照資料:
人社部官網-對政協第3654號提案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