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該始終堅持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發揮好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2、基層黨組織在群眾的組織形式由過去的“單位人”為主變為現在的“社會人”為主的條件下,發揮好黨組織的作用。
3、我國社會治理的新格局新體制是:黨委領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這五個方面,缺一不可。一方面,要高度重視和積極穩妥地推進新的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的建設,鼓勵它們發揮好在社會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中的特殊優勢。
在長期執政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直接關系我們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堅持黨要管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我們黨對這個重大現實問題的明確回答。
改革開放以來,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形勢和不斷發展變化的國內環境,以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緊密聯系治國理政的實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