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是西方傳統的情人節,后者是白色情人節,一般認為是對于西方情人節的延續。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傳統的情人節。公元270年——羅馬圣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此日被后人定為“情人節”。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圣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后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在情人節的習俗中,鮮花和巧克力是慶祝時必不可少的。這是男性送女性最經典的禮物,表明專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代表愛情是眾所周知的,但不同顏色、朵數的玫瑰還另有吉意。
而3月14日的“白色情人節”是起源于意大利的羅馬。一開始,3月14日是沒有名字的,與2月14日一樣都叫做“情人節”。后來,人們為了把兩個節日區分開來,便將3月14日定為“白色情人節”。于20世紀70年代被日本人所接受并廣泛流傳。逐漸地,“白色情人節”流行于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省等地區。3月14日白色情人的主要禮物是純手工曲奇,來源于英國的音樂家愛德華·埃爾加夫婦的愛情故事,因為愛德華的作曲靈感就是來源于他妻子所制作的純手工曲奇—皇后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