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內容大體一樣,書比電影更詳細。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在創作中對原著章節進行了大膽取舍,重點保留了斯諾與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領袖的深入交流。從一個充滿對未知世界探求渴望的西方記者的客觀角度,塑造了具有創新意義的中國共產黨人形象。
擴展資料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風格獨特,既具有豐富性,也具有統一性。影片以紀實為主調,雜糅了戲劇化段落、寫意化風格,產生了獨特的藝術效果。從整個敘事框架到幾乎每一個重要的段落、重要的場景都尊重歷史,努力做到有據可查、有史可依。
都既高度尊重歷史,又鮮明樹立了人物形象,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影片不像傳統戲劇式的結構,但是整部影片包括流動的這些視點,產生強大的戲劇張力,吸引觀眾。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星照耀中國 (埃德加·斯諾創作紀實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星照耀中國》中國2019年王冀邢執導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