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除漢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shù)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個。
其中(按人口數(shù)多少為序),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獨龍族共15個民族為云南特有,人口數(shù)均占全國該民族總?cè)丝诘?0%以上。
全省少數(shù)民族人口數(shù)達1592.96萬人,占全省人口總數(shù)的33.4%,是全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數(shù)超過1000萬人的3個省區(qū)(廣西、云南、貴州)之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積為27.67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70.2%。
全省少數(shù)民族人口數(shù)超過100萬人的有彝族、壯族、哈尼族、傣族、白族、苗族6個;超過10萬人不到100萬人的有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景頗族、藏族、布朗族9個;超過1萬人不到10萬人的有布依族、蒙古族、德昂族、普米族、怒族、基諾族、阿昌族、滿族8個;
超過6000人不到1萬人的有水族、獨龍族2個。云南少數(shù)民族交錯分布,表現(xiàn)為大雜居與小聚居,彝族、回族在全省大多數(shù)縣均有分布。
擴展資料:
云南省簡稱“滇”或“云”,是人類重要的發(fā)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云南元謀猿人,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我國和亞洲最早人類。夏、商時期,云南屬中國九州之一的梁州。秦朝以前,曾出現(xiàn)古滇王國。秦漢之際,中央王朝在云南推行過郡縣制。
西晉時期,云南改設(shè)為寧州,是全國十九州之一。唐宋時期,曾建立過南詔國、大理國等地方政權(quán)。公元1276年,元朝在云南設(shè)立行中書省,“云南”正式成為全國省級行政區(qū)劃名稱。
1382年,明朝在云南設(shè)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管轄全省府、州、縣。清朝沿襲明朝制度,在云南設(shè)承宣布政使司,下設(shè)道、府、州、縣。1911年,全省共設(shè)置府15個、廳18個、州32個、縣41個、土司區(qū)18個。
1949年,云南省分設(shè)1個省轄市、12個行政督察區(qū)、112個縣、17個設(shè)治局、2個對汛督辦區(qū)。1950年2月24日,云南完全獲得解放,從此翻開了嶄新的歷史篇章。
2016年,全省有16個州(市),分別為: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麗江市、普洱市、臨滄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
全省有129個縣(市、區(qū)),其中,16個市轄區(qū),15個縣級市;98個縣,其中,29個民族自治縣。
參考資料來源:云南省人民政府-人口與民族
參考資料來源:云南省人民政府-建制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