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結論是建立在完全競爭市場這個基礎上的。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是其邊際成本曲線的一部分,是大于等于其平均可變成本的那部分。
由于是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的需求曲線=邊際收益=平均收益,而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是MR=MC,所以廠商在生產的過程中會沿著MC曲線調整產量來達到利潤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也就是邊際成本曲線就是供給曲線。
拓展資料: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
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
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機會成本也可能會增加。
還是這個例子,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簡寫為MC或MPC。
供給曲線(supply curve)是以幾何圖形表示商品的價格和供給量之間的函數關系。
供給指的是個別廠商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條件下,對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數量。
參考資料:
供給曲線
邊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