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昌北經濟開發區屬于南昌市青山湖區,南昌昌北經濟開發區簡稱經開區。南昌經開區不僅是座新型工業區,同時也是一座濱江園區、綠色園區和生態園區。
擴展資料: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南昌經開區,創建于1992年,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建設和管理面積158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27萬。開發區位于美麗的贛江之濱,與繁華的老城區僅一江之隔,與南昌市新的行政中心連成一體,現有新八一大橋、南昌大橋、贛江大橋、生米大橋四座橋梁將新老城區緊緊相連。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始建于1992年,2000年4 月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江西省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建設和管理面積158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27萬。開發區堅持“吸收外資為主,興辦工業為主,出口為主,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的方針,按照南昌市“一江兩岸”城市發展戰略,將努力建成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大產業、大公司配套制造業轉移基地,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科技人才、留學人員創業基地。
經過9年建設,尤其是2001年以來,開發區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落戶企業數量驟增。截止2001年,到開發區投資的國家和地區近20個,內外商投資項目300余個,總投資50億元,形成了一批以清華科技園、光電科技園、信息科技園、煤炭科技園和國際汽車城為支柱和特色的高科技和外向型企業。
南昌開發區依托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體制優勢,堅持以招商引資為龍頭,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不斷增創體制、開放和環境新優勢,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綜合經濟實力和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發展成為一個投資環境比較完善、工業門類比較齊全、技術水平比較先進的現代化綜合經濟園區,逐漸成為境外投資者登陸國內市場的橋頭堡和國內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跳板,較好地發揮了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對外開放的“窗口”、連接國內外市場的“橋梁”作用,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南昌市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一個縮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南昌經濟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