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證和身份證一起丟了,別人不可以拿去扣分,對冒用者處以罰款或者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有前兩款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擴展資料:
根據《交通違章處理程序規定》:
第九條 對當事人予以處罰的,應當告知下列內容:
(一)交通違章行為的事實、處罰的理由和依據;
(二)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
(三)當事人對處罰不服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適用簡易程序處罰的,應當使用道路交通管理執勤執法規范用語口頭告知。適用一般程序處罰的,應當書面告知。
第十條 交通民警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認真復核。申辯理由成立的應當予以采納,不得因申辯而加重處罰。
第十一條 一人有兩種以上(含)交通違章行為的,分別處罰,合并執行,并可以使用一張處罰決定書。
第十二條 當事人拒絕接受處罰決定書或者罰款收據的,在處罰決定書或者罰款收據上注明情況,視為送達。
第十三條 適用簡易程序處罰的,應當按照下列程序實施:
(一)口頭告知;
(二)作出處罰決定的,填寫《公安交通管理當場處罰決定書》, 當場交付當事人;
(三)告知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到指定的銀行代收罰款機構(以下簡稱代收機構)繳納罰款;當場收繳罰款的,同時填寫罰款收據,交付當事人;
(四)需要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執行罰款決定的,同時開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強制措施憑證》(以下簡稱《憑證》),當場交付當事人。
第十四條 適用一般程序處罰的,應當按照下列程序實施:
(一)通知當事人按照規定的時間到指定地點接受處罰;
(二)由兩名交通民警以上(含)進行調查。調查時應當詢問當事人、證人,并制作筆錄。被詢問人拒絕接受詢問、簽名或者蓋章的,在詢問筆錄上注明情況;
(三)書面告知;
(四)對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進行復核。復核應當制作文書,由當事人和交通民警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在文書上注明情況;
(五)作出處罰決定的,制作《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六)作出罰款處罰決定的,告知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到代收機構繳納罰款;當場收繳罰款的,填寫罰款收據,交付當事人;
(七)作出吊扣、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決定的,收留機動車駕駛證。
第十五條 當事人有飲酒、吸食和注射毒品等嫌疑的,應當及時檢驗。拒絕檢驗的,可以強制檢驗。
第十六條 對交通違章行為事實清楚,需要按照一般程序處以罰款的,應當自接受處理之時起二十四小時內作出處罰決定;處以吊扣機動車駕駛證的,應當自接受處理之時起三日內作出處罰決定。對造成交通事故的處罰期限依照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實施。
第十七條 對機動車駕駛員處以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的,應當書面告知機動車駕駛員有要求聽證的權利;機動車駕駛員要求聽證的,應當依照《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組織聽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交通違章處理程序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