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渝菜
渝菜,也稱重慶菜,渝菜是以巴渝地區菜品為主,渝菜以味型鮮明,主次有序為特色,又以麻、辣、鮮、嫩、燙為重點,變化運用,終成百菜百味的風格,廣受大眾喜愛。 由重慶商委牽頭編制的《渝菜標準體系》 、 《渝菜術語和定義》及首批12個渝菜烹飪技術規范,已經通過國家標準委審核備案,并正式發布。
2、龍門陣
龍門陣,中國民間文化活動形式。是成都市民的“賦”。據說,它得名于唐朝薛仁貴東征時所擺的陣勢。明清以來,四川各地的民間藝人多愛擺談薛某人的這一故事,而且擺得和薛仁貴的陣勢一樣曲折離奇、變幻莫測。
久而久之,“龍門陣”便成了一個專有名詞,專門用來指那些變幻多端、復雜曲折、波瀾壯闊、趣味無窮的擺談。
3、重慶碼頭文化
重慶主城兩江四岸綿延近百公里,重慶有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是天然港口。有港口就有碼頭,水運便利,重慶的碼頭文化因此逐漸興起。
自古以來,重慶就因處于兩江相匯,而水域通達,從朝天門碼頭到新建的寸灘集裝箱碼頭,重慶碼頭一直是長江流域水運往來的要地,早年間重慶的“巴渝十二景”中與碼頭相關的就有五處之多。
4、重慶話
廣義的重慶話(西南官話拼音:Congqinhua;國際音標:[ts?o?t??inxua])是指居住在重慶市區和各區縣,如:重慶市合川區、涪陵區、墊江縣等區縣,屬于西南官話,是西南官話中最具影響力的代表性方言之一。
雖然廣義的來說,重慶話也可以指重慶市各區縣所有人所使用的語言,但重慶的某些區還有大量岷江小片、土廣東話、老湖廣話的使用者。
5、宗教文化
重慶市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截至2015年末,重慶有宗教活動場所548處,宗教院校1所(重慶佛學院);道教有活動場所33處;伊斯蘭教有清真寺8處;天主教有活動場所66處;基督教活動場所162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