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的質量標準:
折光指數(n40): 1.466~1.470、相對密度(d2020): 0.919~0.925、碘值(I)/(g/100g): 124~139、皂化值(KOH)/(mg/g): 189~195、不皂化物/(g/kg): ≤15、十四碳以下脂肪酸 ND~0.1;
豆蔻酸 C14:0 ND~0.2、棕櫚酸 C16:0 8.0~13.5、棕櫚一烯酸 C16:1 ND~0.2、十七烷酸 C17:0 ND~0.1、十七碳一烯酸 C17:1 ND~0.1、硬脂酸 C18:0 2.5~5.4、油酸 C18:1 17.7~28.0、亞油酸 C18:2 49.8~59;
亞麻酸 C18:3 5.0~11.0、花生酸 C20:0 0.1~0.6、花生一烯酸 C20:1 ND~0.5、花生二烯酸 C20:2 ND~0.1、山崳酸 C22:0 ND~0.7、芥酸 C22:1 ND~0.3、木焦油酸 C24:0 ND~0.5。
二、大豆的檢測方法:
1、抽樣:大豆油抽樣方法按照GB/T 5524的要求執行;
2、 出廠檢驗;
3、應逐批檢驗,并出具檢驗報告;
4、按本標準5.2的規定檢驗;
5、型式檢驗;
6、當原料、設備、工藝有較大變化或質量監督部門提出要求時,均應進行型式檢驗;
7、按本標準第5章的規定檢驗;
8、判定規則;
9、產品未標注質量等級時,按不合格判定;
10、產品的各等級指標中有一項不合格時,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擴展資料:
大豆適量檢測的要求:
1、嚴格按照標準中規定的分析步驟進行檢驗,對實驗中不安全因素(中毒、爆炸、腐蝕、燒傷等)應有防護措施。
2、理化檢驗實驗室實行分析質量控制理化檢驗實驗室在建立良好技術規范的基礎上,測定方法應有檢出限、精密度、準確度、繪制標準曲線的數據等技術參數。
3、一般樣品在檢驗結束后,應保留一個月,以備需要時復檢。易變質食品不予保留,保存時應加封并盡量保持原狀。檢驗取樣一般皆指取可食部分,以所檢驗的樣品計算。
3、檢驗人員應填寫好檢驗記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豆油國家質量標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進出口糧食品質檢驗技術與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豆種子品種鑒定實驗方法簡單重復序列間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