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30/wz/18299436852.jpg)
1:用藥時機 不推薦甘露醇用作預防腦水腫。 對甘露醇的使用時機還沒有統一的觀點,還有待于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 隨著CT和MRI的廣泛應用,發現血腫明顯擴大的患者比例較高。血腫的擴大至少與血壓增高的程度、凝血功能、出血部位以及血腫形態等因素有關。而一旦懷疑有活動性出血,甘露醇的使用應十分謹慎。因為甘露醇使血腫以外的組織脫水后,可使血腫-腦組織間的壓力梯度迅速增大,從而促使血腫擴張或加重活動性出血,導致臨床癥狀惡化。有人建議腦出血患者首次CT檢查后應采取積極的措施,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24~48小時后復查CT。若病情及血腫大小均穩定,則可使用甘露醇等滲透性藥物,以幫助減輕腦組織水腫。目前,對甘露醇的使用時機還沒有統一的觀點,還有待于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我們認為對腦出血患者甘露醇的應用時機,應考慮患者病情及血腫的大小及部位等,注意個體化。 對于腦出血:這個時間窗應是指從血管破裂出血開始到形成凝血栓子不再出血為止。在這段時間內應用甘露醇是危險的。因為高滲的甘露醇會逸漏至血腫內,血腫內滲透壓隨之增高,加劇血腫擴大,對腦細胞損害加重,并有可能釀成惡果。一般6h后使用,但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具體情況。只要有活動性顱內出血,甘露醇應用就是禁忌。 2:滴速問題 滴速越快,血漿滲透壓就越高,脫水作用就越強,療效會越好。然而要注意患者的基礎疾病。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滴速過快可能導致致命疾病的發生。短暫的血容量升高可能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過多的利尿可導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可引起血粘稠度增高,會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腦梗塞。過快的滴速可能對腎功能有損傷作用。一般要求在20min內滴完。要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而定。 3:用量問題 甘露醇作為降顱壓藥應用于臨床由來已久,但對其用藥劑量尚有爭論,目前有以下幾種觀點: 1使用甘露醇主張大劑量1.0g/kg。Wise等曾認為大劑量1.0g/kg為有效劑量,有效時間為4~6小時。用***犬實驗,通過監測顱內壓發現甘露醇降顱內壓最佳劑量亦為1.0g/kg,但有效時間90~120分鐘。他們認為對重癥顱內壓升高的患者,如需要迅速有效地降低顱內壓時,甘露醇劑量以1.0g/kg為宜,用藥時間應在120分鐘內重復給藥。但也有人認為,甘露醇的劑量最大只能達每6小時1g/kg,沒有必要再加大劑量或縮短用藥間隔,超過此劑量不能增加脫水作用,而只能增加副作用。 2有人主張使用小劑量甘露醇(0.2~0.5g/kg)。認為小劑量甘露醇降低顱內壓作用與大劑量相似, 且可避免嚴重脫水、滲透失衡以及在大劑量時發生甘露醇外滲。臨床觀察均發現采用0.5g/kg的小劑量甘露醇治療急性腦血管病,療效與大劑量相仿,且無毒副作用發生。采用首劑甘露醇0.75g/kg,以后每2小時給0.25g/kg或直到血漿滲透壓超過310mOsm/L,這種有規律和頻繁使用甘露醇,顱內壓變化較平穩。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急性腦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腎功能的損害,大劑量甘露醇使腎血管收縮增加心腎負擔。小劑量甘露醇擴容,利尿,擴張腎血管,對腎臟有保護作用,且小劑量甘露醇降顱壓作用與大劑量相似,因此小劑量甘露醇治療急性腦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用量小脫水降顱壓作用就小,用量大、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應增高。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認真對待。小灶出血,可用20%的甘露醇125~150ml較快速靜滴,每日2次或q8h。比較大的出血灶或嚴重的缺血性腦水腫可用到125-250ml q4-8h。并要考慮其基礎疾病。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腎功能不全傾向的要慎用。并根據不同情況適當加用速尿或/和白蛋白。如果患者有明顯的心,腎疾病應優選速尿。一部分動物試驗證明125ml與250ml其脫水作用無明顯差異,但也有試驗表明劑量大者脫水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有量效關系。最佳能夠使病人血漿滲透壓300-320mOsm/L之間 4:使用多長時間 一般7±3天,個別嚴重者14±3天 5:甘露醇的反跳機理及防范措施 甘露醇的半衰期為(1.23±0.22)h,分布容積(Vd)為426.79ml,藥物動力學特性表現在體內消除快,分布不很廣泛。蔡明虹等[11]研究表明,腦脊液中甘露醇的排出比血清中甘露醇的排出慢,甘露醇可以透過血腦屏障,并在腦脊液中滯留,當血中甘露醇濃度降低時,腦脊液中甘露醇仍保持較高濃度,形成新的滲透梯度,從而引起腦壓反跳。反跳時間多在給藥后1小時。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高劑量組(760mg/kg)用藥1~1.5小時后出現不同程度的反跳現象,測腦脊液中甘露醇濃度(0.91±0.64)mmol/L;而低劑量組(400mg/kg)無反跳現象,腦脊液中甘露醇濃度較低為(0.65±0.53)mmol/L,且腦壓下降百分率優于高劑量組。顱內高壓患者靜注甘露醇降腦壓時,劑量以400mg/kg,輸入速率不要超過50mg/(kg?min)為宜,這樣既可達到最佳降壓效果,又可防止腦壓反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