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9/wz/18304565152.jpg)
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這一觀點體現了真理屬性的辯證統一。首先,真理的絕對性體現在其客觀性和普遍性上。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例如,自然科學中的定律,如牛頓的運動定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都是對自然界客觀規律的揭示,具有不受時空限制的普遍適用性。這些定律不會因為人們的信仰、文化或社會背景的不同而改變,體現了真理的絕對性。然而,真理又是相對的,這主要表現在真理的有條件性和發展性上。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條件下成立的,超出了這些條件,真理就可能轉化為謬誤。例如,在宏觀低速條件下,牛頓力學是有效的,但在接近光速的高速運動或微觀領域,就需要運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來描述。此外,真理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的。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的認識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每一時代的真理都只是相對的、近似的,有待于后人的繼續探索和發展。綜上所述,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是辯證統一的。絕對性體現了真理的客觀性和普遍性,是真理的本質屬性;而相對性則揭示了真理的有條件性和發展性,是真理在具體歷史條件下的表現形式。只有全面把握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才能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例如,在科學研究中,我們既要堅信科學真理的客觀性和普遍性,不斷追求和探索自然界的奧秘;又要認識到科學真理的相對性和發展性,不斷修正和完善科學理論,以適應新的實踐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