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農歷陽歷對照表揭示了這一年的獨特月份結構。陽歷,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公歷,以地球和月球的運動為基礎,用阿拉伯數字標記日期,如“1”代表1月1日。農歷則以月亮的盈虧為周期,"初一"至"初五"對應陰歷的日期,展現出農歷獨特的計時體系。
農歷中,正月是新年的開始,十一月和十二月則分別被稱為冬月和臘月,盡管冬月的稱呼已較少使用,但"寒冬臘月"這個成語便源自于此,反映了這三個月份的嚴寒氣候。每個月份的前10天按順序稱為初日,如正月的第二天被稱為正月初二,而第11天至20天以及最后一天則直接用天數標記,例如元宵節所在的正月十五日。
總的來說,1980年的日歷農歷陽歷表為我們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歷法與公歷相互作用的窗口,展示了每個節氣和日期的獨特對應關系。通過這個表,我們可以輕松追蹤農歷和陽歷在這一年中的轉換,為日常生活和慶祝節日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