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領域,減值與撥備是兩個關鍵術語。簡言之,減值是會計中對資產賬面價值的一種調整,當其實際價值低于預期時,會將其價值降低。而撥備則是為可能存在的未來風險設立的一種財務儲備。當資產價值下降時,提取撥備能抵消這部分損失,以此應對潛在的經濟減損。
這兩項概念主要應用于那些隨著時間推移可能面臨價值縮水的資產,如應收賬款、庫存、投資或債券。當資產遭遇實際損失、經濟下滑或潛在風險時,減值和撥備的機制就會啟動。例如,客戶可能違約,導致應收賬款無法收回,或者貿易活動出現虧損,這時就需要預先提取撥備來緩沖可能的經濟損失。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中,減值和撥備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有助于企業識別和管理潛在的損失和風險,防止損失擴大,從而保持穩健的運營。同時,通過促使企業謹慎投資和管理資產,這些措施還能提升經營效率和投資回報率,間接地優化企業的整體經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