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費按建筑面積計費的好處
取暖費按建筑面積計費的好處
因此,按照建筑面積收取供暖費只是一種計量方式,由于供熱成本是定價的根本依據,所以不管按照哪種方式收取,用戶最終實際所交的費用是一樣的。一、談談公攤面積;普通商品住宅和商業用房,在房價款中均包含公攤面積價款,就是說,公攤建筑是需計入成本與價格中的,而大部分的面積誤差糾紛往往是由于公攤面積的計算問題引起的。公攤建筑面積包括兩大部分。一是電梯間、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二是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導讀因此,按照建筑面積收取供暖費只是一種計量方式,由于供熱成本是定價的根本依據,所以不管按照哪種方式收取,用戶最終實際所交的費用是一樣的。一、談談公攤面積;普通商品住宅和商業用房,在房價款中均包含公攤面積價款,就是說,公攤建筑是需計入成本與價格中的,而大部分的面積誤差糾紛往往是由于公攤面積的計算問題引起的。公攤建筑面積包括兩大部分。一是電梯間、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二是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9/wz/18306902252.jpg)
按建筑面積計費具有可操作性。在按面積計費中以建筑面積居多,居民住宅的房產證一般有房改房和商品房兩種,商品房的房產證標注建筑面積及公攤面積,但房改房房產證只標注建筑面積,共有的是住宅的建筑面積。因此,按照建筑面積收費更具有法律效力和可操作性。因此,按照建筑面積收取供暖費只是一種計量方式,由于供熱成本是定價的根本依據,所以不管按照哪種方式收取,用戶最終實際所交的費用是一樣的。一、談談公攤面積普通商品住宅和商業用房,在房價款中均包含公攤面積價款,就是說,公攤建筑是需計入成本與價格中的,而大部分的面積誤差糾紛往往是由于公攤面積的計算問題引起的。公攤建筑面積包括兩大部分。一是電梯間、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二是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公攤面積包括上述內容,但并不是所有上述內容都能夠作為公攤建筑面積。凡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等,不應計入公用建筑面積部分。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計入公用建筑面積。最終需要公攤的公用建筑面積是指整棟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扣除整棟建筑物各套(單元)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并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積后的剩余面積,可以攤入購房價款中。此外,其他公共建筑部分的面積不計入公攤面積,其成本也不計入購房價格中。雖有明確的規范和規定,但作為一個買房的消費者,卻無法了解其購買的房屋,哪些部分是公用建筑部分,其中哪些要計入公攤面積,哪些不計入。因為其無法實地丈量,不具有相應測繪能力,所以也不可能清楚要攤多少公用面積。根據有關房地產規范,在房地產開發商售樓時,房地產管理機關將會通過一定的審批、監管手續,核準其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和測繪成果,依法進行產權登記備案手續。每一位購房人士所購買的套內建筑面積數乘以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就可以得出該購房者應分攤的建筑面積。二、房產證辦理步驟及費用1、房產證辦理的一般流程(1)買賣雙方進行房產交易后-一個月內持房屋買賣合同和其他證件到房地產交易所辦理買賣過戶登記。去辦理登記需要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商品房銷售合同等證件和資料。(2)買賣雙方接到交易所辦理過戶手續的通知后,應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圖章等,在交納了手續費、契稅、印花稅后就可以辦理過戶手續。交易所會給買方發放房產賣契,原則上房產證需買賣雙方共同辦理。買賣雙方或一-方因故不能辦理買賣過戶手續和產權登記的,可出具委托書委托代理人代為辦理。(3)辦理完買賣過戶手續后,買方應持房地產交易所發給的房產賣契,在三個月內到房屋所在地的市或區(縣)的房屋土地管理局登記申請。(4)經房地產管理部門審查驗證后,買方可領取房地產權證。2、辦理房產證需要繳納相關費用(1)產權登記費:居民住宅每套80元,如有共有權證增收工本費10元/本。其它房產建筑面積500(含500)m2以下的每宗200元、500-1000m2的為300元、1000-2000m2的為500元、2000-5000m2的為800元、5000m2以上的為1000元;如共有權證增收工本費10元/本。(2)其他稅費具體如下:商品房,契稅為1.5%(非普通住宅3%)、印花稅為0.1%、如果房產證下發不滿兩年的,需要交納成交價格5.5%的營業稅。已經滿兩年的普通住宅免交,非普通住宅繳納出售價格與購買價格差額部分的5.5%的營業稅。房改房:契稅為1.5%(非普通住宅3%)、印花稅為0.1%、土地出讓金,當年成本價乘以建筑面積乘以1%<如果是標準價或者優惠價的房改房那么還需要交納當年成本價乘以建筑面積乘以6%的價款,然后再繳納稅費過戶。經濟適用房:契稅為1.5%(非普通住宅3%)、印花稅為0.1%。
取暖費按建筑面積計費的好處
因此,按照建筑面積收取供暖費只是一種計量方式,由于供熱成本是定價的根本依據,所以不管按照哪種方式收取,用戶最終實際所交的費用是一樣的。一、談談公攤面積;普通商品住宅和商業用房,在房價款中均包含公攤面積價款,就是說,公攤建筑是需計入成本與價格中的,而大部分的面積誤差糾紛往往是由于公攤面積的計算問題引起的。公攤建筑面積包括兩大部分。一是電梯間、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二是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