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的描述了春雨滋潤萬物的作用。
句子中的主語是“絲絲春雨”,也是該比喻句子的本體,喻體在這有三個,分別是:花瓣、蜂蜜更、汗滴,這三個事物的共同特征是勤勞,這里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描繪,賦予了春雨這樣滋潤萬物、勤勞的特點。
擴展資料:
一、比喻的構成
1、比喻內容上有三個要素:一是思想的對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兩事物的類似點,(共同處和相似處)。
2、文辭上分為三個成份,即:本體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詞 (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喻體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辭書又將其構成增釋到四個成份,即:本體、喻體、喻詞和喻解。
二、比喻與比擬的區別
比擬是喻體和喻詞都不出現,但是保留喻體的特征,讓它直接加在本體上。使本體具有了人或物的某種特征或情態:從形式上來看是——本體(名詞)+動詞或形容詞 ;而比喻的形式一定是—本體(名詞)+比喻詞+喻體(名詞)。借喻不出現本體和比喻詞實際上是可以還原成明喻的,實質相同。
用比喻來對某某事物的特征進行描繪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以此引發讀者聯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 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幫助人們深入的理解。并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