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43個國家/1個地區):
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島(丹);
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
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
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
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墨塞哥維那、意大利、梵蒂岡、圣馬力諾、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
1、愛沙尼亞共和國(愛沙尼亞語:Eesti Vabariik,英語:Republic of Estonia),簡稱愛沙尼亞,與南方的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并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位于波羅的海東岸,芬蘭灣南岸,西南瀕臨里加灣,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接壤。國土總面積45339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愛沙尼亞族。
2、拉脫維亞共和國(拉脫維亞語:Latvijas Republika),簡稱拉脫維亞。國名源自民族語,意為“鎧甲”、“金屬制的服裝”,是一個位于歐洲東北部的議會共和制國家。西鄰波羅的海,與在其北方的愛沙尼亞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東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二國相鄰,全國總面積64589平方公里。
3、白俄羅斯共和國(白俄羅斯語:Рэспубл?ка Беларусь,英語:Republic of Belarus),簡稱白俄羅斯,是位于東歐的內陸國家。東及北部與俄羅斯為鄰,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部同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毗鄰。國土面積達207,600平方公里。
4、摩爾多瓦共和國(羅馬尼亞語:Republica Moldova,英語:Republic of Moldova),簡稱摩爾多瓦,是位于東南歐的內陸國,與羅馬尼亞和烏克蘭接壤,首都基希訥烏。摩爾多瓦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境內平原和丘陵相間分布,中部為高地,三分之二的土地為黑鈣土。北部和中部屬森林草原帶,南部為草原。
5、斯洛伐克共和國(斯洛伐克語:Slovenská republika),簡稱斯洛伐克,西北臨捷克,北臨波蘭,東臨烏克蘭,南臨匈牙利,西南臨奧地利,是位于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斯洛伐克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于2006年被世界銀行列入發達國家行列。并于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2009年1月起加入歐元區。
擴展資料:
按照各國綜合實力可分為三類:
第一梯隊:深藍色標識的國家,這些國家都有很強的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包括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他們是:
英國,俄羅斯,德國,法國,意大利。
第二梯隊:淺藍色標識的國家,這些國家有著較強的國力和地區影響力,經濟較為發達或中等發達,軍事方面也有著一定影響力,他們是:
西班牙,土耳其,烏克蘭,白俄羅斯,荷蘭,比利時,愛爾蘭,冰島,葡萄牙,波蘭,保加利亞,希臘,羅馬尼亞,丹麥,瑞士,挪威,瑞典,芬蘭。
第三梯隊:泛綠色標識的國家,這些國家大多為地區性小國,即便有些國家人均生活水準超過第一,第二梯隊國家,但是按綜合水平均不如前列國家,制約他們的可能會是狹小的領土或者其他,他們是:
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黑山,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科索沃(未獲得國際普遍承認),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摩爾多瓦,奧地利。
參考資料:歐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