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36“碳素結構鋼”是屬于ASME鍋爐及壓力容器規范的材料;
該標準包括鋼板,鋼棒,型鋼。抗拉強度400-550MPa;屈服點大于等于250MPa;
相當于GB/T 699-1999 優質碳素結構鋼,類似國產Q235系列。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適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222-2006 鋼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
GB/T 223.3 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鉬酸重量法測定磷量;
GB/T 223.10 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銅鐵試劑分離-鉻天青S光度法測定鋁含量;
GB/T 223.11 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過硫酸銨氧化容量法測定鉻量。
擴展資料:
碳素鋼的分類:
碳素鋼的一種。含碳量約0.05%~0.70%,個別可高達0.90%。可分為普通碳素結構鋼和優質碳素結構鋼兩類。前者含雜質較多,價格低廉,用于對性能要求不高的地方,它的含碳量多數在0.30%以下,含錳量不超過0.80%,強度較低,但塑性、韌性、冷變形性能好。
除少數情況外,一般不作熱處理,直接使用。多制成條鋼、異型鋼材、鋼板等。用途很多,用量很大,主要用于鐵道、橋梁、各類建筑工程,制造承受靜載荷的各種金屬構件及不重要不需要熱處理的機械零件和一般焊接件。
優質碳素結構鋼鋼質純凈,雜質少,力學性能好,可經熱處理后使用。根據含錳量分為普通含錳量(小于0.80%)和較高含錳量(0.80%~1.20%)兩組。
含碳量在0.25%以下,多不經熱處理直接使用,或經滲碳、碳氮共滲等處理,制造中小齒輪、軸類、活塞銷等;含碳量在0.25%~0.60%,典型鋼號有40,45,40Mn,45Mn等,多經調質處理,制造各種機械零件及緊固件等;
含碳量超過0.60%,如65,70,85,65Mn,70Mn等,多作為彈簧鋼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碳素結構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