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西路是上海市靜安區中南部的一條東西向交通干道,東起大統路,西至光復路,全長1050米,寬30.5~50米。
天目西路的辟筑始于清朝末年的1908年,閘北市政機構修筑,以此處廣東省廣州、肇慶2府籍人士公墓的廣肇山莊得名廣肇路,但是西端僅通至長安路。 1963年,天目路、新民路和廣肇路統一以浙江省的天目山命名,分別改為天目東路、天目中路和天目西路。天目西路北側有鐵路上海站。
擴展資料:
靜安區隸屬上海市,位于上海的市中心,與六個區相鄰,東與黃浦區、虹口區、寶山區為鄰;西長寧區、普陀區、寶山區交界;南臨長樂路,與徐匯區銜接;北與寶山區接壤。2015年10月,國務院批復原閘北、靜安兩區“撤二建一”,設立新的靜安區。
全區總面積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萬,下轄13個街道1個鎮,274個居(村)委會。“靜安”因境內古剎靜安寺而得名,地處上海市中心,周邊與6個區相鄰,歷史文脈悠久、城市環境優美、商業商務發達、創新活力迸發、信息交通便捷,是上海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2017年,靜安區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2017年,靜安區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游》最佳休閑旅游目的地。
靜安區人民政府駐常德路370號。下轄江寧路街道、靜安寺街道、南京西路街道、曹家渡街道、石門二路街道、天目西路街道、北站街道、寶山路街道、芷江西路街道、共和新路街道、大寧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臨汾路街道、彭浦鎮,共13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置73個居民委員會,3154個居民小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天目西路
百度百科—上海靜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