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靠平時儲存的脂肪和水分活下來。
駱駝可分為單峰駱駝和雙峰駱駝,在它背部的駝峰里面存儲著脂肪,在得不到食物時,脂肪可以分解成駱駝身體所需的養份,供駱駝生存需要。經解剖正實,駝峰中儲有的是沉積脂肪。
氧化后產生的代謝水可供駱駝生存需要,1克脂肪氧化后可以產生1.1克的水,一個45kg的駝峰相當于50kg的水,而雙峰駱駝有兩個駝峰。所以駱駝即使不喝水,不吃東西,那駝峰中的脂肪就會被消耗,駝峰就會越來越小。
駱駝即使一月不喝水,仍能存活下來,一是它有駝峰里的脂肪,二是它能適應溫度變化,自行調節體溫。另外,駱駝可以一口氣喝下120公斤的水!
據研究,駱駝的耐渴能力要比人類高出10倍以上,那么駱駝為什么會有如此驚人的耐渴能力呢?以前有人錯誤地認為,關鍵在于它那高聳的駝峰能夠貯存大量的水,以備不時之需。從解剖結果來看,駝峰完全是貯存脂肪的地方,連一滴水也沒有,在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況下,駱駝就靠這些脂肪的代謝來調節。所以,答案是脂肪。
擴展資料:
駱駝的進化過程:
1000萬年前生活在北美洲,駱駝遠祖越過白令海峽到達亞洲和非洲,并演化出雙峰駝和人類馴養的單峰駝。單峰駱駝在數千年前已開始在阿拉伯中部或南部被馴養。約于公元前2千年,單峰駱駝逐漸在撒哈拉沙漠地區居住,但是在前900年左右又再次消失于撒哈拉沙漠。
它們大多是被人類捕獵的。后來埃及入侵波斯時,岡比西斯二世把已經被馴養的單峰駱駝傳入波斯地區。被馴養的單峰駱駝在北非被廣泛使用,而直到后來,羅馬帝國仍然使用駱駝隊帶著戰士到沙漠邊緣巡邏。可是波斯駱駝并不適合用來穿越撒哈拉沙漠。?
在第4世紀,更強壯和耐久力更強的雙峰駱駝首度傳入非洲。開始有愈來愈多的人使用它們,因為這種駱駝較適合作穿越大沙漠的長途旅行之用,且可以裝運更多更重的貨物。這時,跨撒哈拉貿易終于得以進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駱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