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達到亮度最大。
金星和地球的會合周期為584天,比如某一時刻太陽、金星、地球“處于一條直線上”,那么下一次三星一線會在584天后出現,和四季沒有嚴格的對應關系。
它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于天空的西側,被稱為“長庚”。
以地球為三角形的頂點之一,分別連結金星和太陽,就會發現這個角度非常小,即使在最大時也只有48.5°,這是因為金星的軌道處于地球軌道的內側。
因此,當我們看到金星的時候,不是在清晨便是在傍晚,并且分別處于天空的東側和西側。
擴展資料:
金星特有天文奇觀“凌日”:
由于水星、金星是位于地球繞日公轉軌道以內的“地內行星”。因此,當金星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我們可以看到在太陽表面有一個小黑點慢慢穿過,這種天象稱之為“金星凌日”。
天文學中,往往把相隔時間最短的兩次“金星凌日”現象分為一組。這種現象的出現規律通常是8年、121.5年,8年、105.5年,以此循環。據天文學家測算,這一組金星凌日的時間為2004年6月8日和2012年6月6日。
這主要是由于金星圍繞太陽運轉13圈后,正好與圍繞太陽運轉8圈的地球再次互相靠近,并處于地球與太陽之間,這段時間相當于地球上的8年。
金星凌日雖然說用肉眼也許也能看到,但效果總不會太好。如果您有望遠鏡——無論是小型觀景望遠鏡還是天文望遠鏡——都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10倍以上的倍率即可清楚地看到金星的圓形輪廓,40-100倍左右觀測最佳。天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由于金星濃厚的大氣折射成的光圈,景象猶為壯觀。如果當天日面上黑子較多,還可能出現金星掩太陽黑子的現象,使凌日的過程更加有趣。
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凌日大多從13點左右開始。因此,想觀測的朋友們應該在中午之前做好準備,以保證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