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差超過允許范圍
2)、連續性的起球,或明顯的折痕或修補痕跡
3)、規格誤差+-超過5%印花疵點(指的規律性或成批性)成品規格不符合
4)、長度少于25碼打結紗超過1處,在大批時允許多個打結紗但其間距不得少于25碼不熟棉或壞棉影響成品的外觀。
5)、結紗距少于25碼有明顯的色差,外觀、規格、密度、柔軟都、布邊、顏色。
擴展資料:
四分制檢驗:
該評分法主要應用于針織布料上,但亦可應用于梭織布料。「四分制」跟「+分制」的基本概念和模式非常相似,只不過是判罰疵點分數上不同而已。該評核方法跟「+分制J一樣,檢查人員跟據疵點評分標準查驗每匹布料的疵點,記錄在報告表上,并給予處罰分數,作為布料之等級評估。
1. 按疵點長度計分。
1"-3"扣1分 3"-6"扣2分。
6"-9"扣3分 9"以上扣4分。
2.疵點的評分原則:
A、同一碼中所有經緯向的疵點扣分不超過4分.
B、破洞不問大小扣4分.
C、布邊一英寸內不扣分.
D、連續性疵點須開裁或降等外品.
E、任何大于針孔的洞均扣4分。
F、論經向或緯向,無論何病疵,都以看得見為原則,并按疵點評分給予正確扣分.
G、除了特殊規定(比如涂層上膠布),通常只需檢驗布的正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紡織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