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土是pH小于7的土壤總稱,包括紅壤、黃壤、磚紅壤、赤紅壤和灰化土等。酸性土地區降水充沛,淋溶作用強烈,鹽基飽和度較低,酸度較高。酸性土在世界范圍內分布廣泛,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著各種紅色或黃色土壤的酸性土。當地氣溫高、雨量大,年降雨多在1500mm以上。
這種高溫多雨、濕熱同季的特點,使土壤的風化和成土作用均甚強烈,生物物質的循環十分迅速。鹽基高度不飽和,pH一般在4.5-6。
簡單的方法是用松柏樹的落葉就可配制成為酸性培養土。
擴展資料
在酸性土壤中,除鋁和錳毒害外,磷、鉀、鈣、鎂、鉬等養分缺乏也是植物必須克服的障礙因素。
對于養分缺乏,植物有增加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增強養分的短距離運輸和長距離運輸,以及提高體內有限養分的生理功效等適應機理。對于不同的養分元素,植物的適應機理也不盡相同。
酸性土地區降水充沛,淋溶作用強烈,鹽基飽和度較低,酸度較高。酸性土在世界范圍內分布廣泛,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
酸性來源有:
(1) 雨水中的碳酸;
(2) 微生物和植物根部代謝產物;
(3) 有機物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
(4)硫化亞鐵氧化生成的硫酸;
(5)化肥分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酸性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酸性土壤